Z 9 使用指南 (韌體 5.
目錄 “C” 韌體 5.00 版變更的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C”韌體 5.00 版的可用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韌體版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C”韌體 5.00 版的更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動捕捉過程中的黃色方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Profoto A10 現在可用作 AF 輔助照明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高解像度數碼變焦的更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合焦顯示的新顏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戶設定選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重播選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設定選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網路選單. . . . . . . . . . . . . . . . . . .
“C” 韌體 5.00 版變更的內容 “C”韌體 5.00 版的可用功能 Z 9 使用指南適用於“C”韌體 3.00 版(可從尼康下載中心下載 Z 9 使用指南的最新版本)。 Z 9 使用指南(韌體 4.00 版和 4.10 版的補充)詳細介紹了相機“C”韌體 4.00 版和 4.10 版引入的新功 能和更改。補充文件可從尼康下載中心下載。 本章詳細介紹了相機“C”韌體 5.00 版引入的新功能和更改。 “韌體版本” 若要查看相機韌體版本或更新相機韌體,請選擇設定選單中的 [韌體版本]。 可以使用電腦或智慧型裝置執行更新。 電腦:查看尼康下載中心以獲取新版本的相機韌體。有關執行更新的資訊,可透過韌體下載頁面 獲取。 https://downloadcenter.nikonimglib.com/ 智慧型裝置:若智慧型裝置已使用 SnapBridge 應用程式與相機配對,當有更新可用時,應用程式 會自動通知您,然後您可以透過智慧型裝置將更新下載到相機記憶卡。有關執行更新的資訊,請 參見 SnapBridge 線上說明。請注意,可能不會在尼康下載中心提供更新的同時顯示自動通知。 5 “C”韌體 5.
“C”韌體 5.00 版的更改 下面概述了相機“C”韌體 5.00 版新增或更新的功能。列出的頁面中提供了更多資訊。有關“C”韌體 5.00 版的選單項目和預設值資訊,請參見‘“C”韌體 5.
控制 現在可為相片和短片模式配置單獨的拍攝模式(0 31) 用戶設定 a11“對焦點顯示”中新增“對焦點邊框寬度”(0 32) 新增用戶設定:a14“MF 期間的最大光圈 Lv”(0 33) 新增用戶設定:d19/g17“半按以取消變焦(MF)”(0 34) 用戶設定 f1/g1“自定 i 選單”的新選項(0 35) 曝光補償和白平衡現在可以在拍攝功能選用期間更改(0 36) 用戶設定 f2“自定控制(拍攝)”和 g2“自定控制”的新選項(0 37) 用戶設定 f3“自定控制(重播)”的新選項(0 38) 設定選單中“格式化記憶卡”的完整格式化步驟的更改(0 42) 顯示 現在最大拍攝顯示變焦為 400%( 0 43) 記憶卡溫度警告位置已更改(0 44) 網路 新增智慧型裝置連接方法“Wi-Fi 連接(STA Mode)”(0 45) FTP 連接埠號碼現在可以在 FTP 連接設定中指定(0 52) 網路選單中“連接至 FTP 伺服器”的新選項:“以 HEIF 格式上載”(0 53) 連接 MC-N10 遙控手柄時使用 AirGlu 配件(0 54) 7 “C”韌體 5.
新增 Picture Control 項目:“濃豔色調人像” 4 [濃豔色調人像] 已新增至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的 [設定 Picture Control] 中。該選項會產生比 [人像] 更鮮豔的效果,同時抓 拍主體膚色的細節,防止高光中的細節遺失。它也適用於以後處理 或修飾的照片。 [濃豔色調人像] 也已新增至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的 [管理 Picture Control] 中。您可以根據自己 的偏好調整設定,並將其儲存為自定 Picture Control。 當選擇 [濃豔色調人像] 時,將調整以下設定。 - [快速銳化] - [銳化] - [中範圍銳化] - [清晰度] - [對比度] - [亮度] - [飽和度] - [色相] 8 新增 Picture Control 項目:“濃豔色調人像”
新增高速畫面捕捉+選項:C15 使用新增 [C15] 高速畫面捕捉+ 選項以每秒 15 幅的速度拍攝照片。 將快門釋放模式撥盤旋轉至 c 後,按住 c 按鍵並旋轉主指令撥 盤選擇 [C15]。 可以在以下設定下拍攝相片: - 快門速度:¹/₃₂₀₀₀–¹/₆₀ 秒 - [影像區域]:[FX(36 × 24)] 或 [DX(24 × 16)] - [影像大小]:固定為 [大] 也支援預先釋放捕捉/拍攝。 9 新增高速畫面捕捉+選項:C15
為高速畫面捕捉+拍攝新增影像品質項目 相片拍攝選單中 [影像品質] 項目的名稱已更改為 [影像品質設定], 高速畫面捕捉+的影像品質現在可以與其他拍攝模式分開配置。 選項 說明 [影像品質] 配置 [單張]、[低速連拍]、[高速連拍] 和 [自拍] 拍攝模式的影像品質。功能與 早期版本的相機韌體中的 [影像品質] 選單相同。 [影像品質(HSFC)] 配置拍攝模式 [C15] 至 [C120] 的影像品質。 影像品質可以設為 [JPEG 精細] 或 [JPEG 標準]。 若執行以下任何操作,則在拍攝模式為 [C15] 至 [C120] 時,將更改 [影像品質(HSFC)] 設定,而對於 其他拍攝模式,將會更改 [影像品質] 的設定。 當按下 T 按鍵時,主指令撥盤會旋轉。 按下用戶設定 f2 [自定控制(拍攝)] 中指定了 [影像品質/大小] 功能的按鍵時,主指令撥盤會旋轉。 在相片模式下更改了 i 選單 [影像品質] 設定。 10 為高速畫面捕捉+拍攝新增影像品質項目
新增用於選擇減低雜訊模式的相片拍攝選單項 目:“減低高 ISO 雜訊模式” [減低高 ISO 雜訊模式] 項目已新增至相片拍攝選單。該設定允許您 為 [減低高 ISO 雜訊] 選為減低雜訊處理模式。 選項 說明 [Type A] 該模式適用於傳統的減低雜訊過程。 [Type B] 在該選項中,雜訊的顯示方式與傳統模式不同。 套用於照片的減低雜訊處理模式可以在相片資訊顯示中的 [其他拍 攝數據] 頁面進行查看。 若要顯示 [其他拍攝數據] 頁面,請在重播選單的 [重播顯示選項] 中同時確定選擇(M)[拍攝數據] 和 [其他拍攝數據]。 提示:RAW 處理 [減低高 ISO 雜訊模式] 項目已新增至可針對重播 i 選單的 [修飾] > [RAW 處理(目前照片)] 或 [RAW 處理(多張照片)] 進行調整的設定。 11 新增用於選擇減低雜訊模式的相片拍攝選單項目: “減低高 ISO 雜訊模式”
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中新增“柔化肌膚” [柔化肌膚] 項目已新增至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偵測到人物主體 的臉部時拍攝的照片將自動進行處理以柔化主體的膚色。 選項 [與相片設定相同] (僅限短片記錄選單) [高] [標準] [低] [關閉] D 說明 使用目前為相片所選的選項。 您可從 [高]、[標準] 和 [低] 中(以從強到弱的順序)選擇所執行的肌膚柔 化量。 相機一次最多可以對三個主體進行柔化肌膚。 若偵測到多個人像主體,灰色對焦點將出現在每個主體上。若將 [AF 區 域模式] 選為 [自動區域 AF],H 和 F 圖示將出現在相機選擇的對焦點 上。按下 4 或 2 可定位對焦點以選擇套用柔化肌膚的主體。 柔化肌膚關閉。 相片模式下柔化肌膚的限制 柔化肌膚無法與某些相機功能組合使用,包括: 高速畫面捕捉+, 多重曝光,及 HDR 重疊。 12 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中新增“柔化肌膚”
D 短片模式下柔化肌膚的限制 若出現以下情況,則不會進行柔化肌膚: 短片記錄選單中的 [短片檔案類型] 選為 [N‑RAW 12-bit(NEV)] 或 [ProRes RAW HQ 12-bit (MOV)],或 當短片記錄選單中的 [短片檔案類型] 選為 [ProRes 422 HQ 10-bit(MOV)] 或 [H.
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新增“人像印象平衡” [人物印象平衡] 項目已新增至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微調人像主體的色相和亮度設定並將結果儲存 為 [模式 1]、[模式 2] 或 [模式 3],以便在拍攝時套用。 建立人像印象平衡模式 1 在相片拍攝選單中選擇 [人像印象平衡]。 2 反白顯示 [模式 1] 至 [模式 3] 中的一種模式,然後按下 2。 螢幕中將顯示所選模式的選項。 3 調整色相和亮度。 按下 4 或 2 可調整 M(洋紅色)–Y(黃色)軸上的色相。 向 M 移動時可增加洋紅色,向 Y 移動時可增加琥珀色(黃 色)。 按下 1 或 3 可調整亮度。亮度隨著數值上升而增加,隨著 數值下降而減少。 所選值顯示在網格右邊。 按下 O(Q)按鍵可恢復預設設定。 4 儲存更改。 按下 J 儲存更改並退回選單。 已從預設值修改過的模式用星號(“U”)標識。 重複步驟 1 至 4 可建立其他模式。 14 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新增“人像印象平衡”
套用儲存的模式 若要在拍攝期間啟動人像印象平衡,請在相片拍攝選單中為 [人像印象平衡] 選擇所需的模式([模式 1] 至 [模式 3])。 D 人像印象平衡的限制 若 [設定 Picture Control] 選為 [單色] 或 [Creative Picture Control],則會停用 [人像印象平衡]。 提示:在預覽結果時進行調整 若已使用用戶設定 f1 [自定 i 選單] 在 i 選單中對 [人像印象平衡] 進行相關指定,則可以選擇此選項, 旋轉主指令撥盤選擇一種模式,然後使用多重選擇器調整色相和亮度,同時預覽它們對畫面中構圖的主 體的效果。 提示:RAW 處理 [人像印象平衡] 項目已新增至可針對重播 i 選單的 [修飾] > [RAW 處理(目前照片)] 或 [RAW 處理 (多張照片)] 進行調整的設定。 15 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新增“人像印象平衡”
減少高頻率閃爍功能中新增頻率設定模式 在相片模式下,減少高頻率閃爍功能中新增頻率設定模式,允許您配置光源的頻率。透過選擇適合光源 的頻率來減少閃爍效應。 配置頻率後,拍攝時只能選擇所配置頻率週期的整數倍值作為快門速度。可以在不影響減少閃爍效應 的情況下改變快門速度。 由於 LED 照明和高頻 LED 顯示的頻率因產品而異,因此您可以儲存多個頻率,每個頻率都是根據產 品定制的,並根據情況在它們之間切換。 在預設設定下,有四種頻率設定可用:[PRE1](7680 Hz)至 [PRE4](1920 Hz)。也可以調整頻 率。 若已配置頻率,快門速度應低於 1/(頻率)秒。 切換頻率 在預設設定下,有四種頻率設定可用。透過在用戶設定 f2 [自定控制(拍攝)] 中將 [減少高頻率閃爍] 指定給所需的控制,您可以在查看拍攝顯示時切換頻率。 1 使用用戶設定 f2 [自定控制(拍攝)] 將 [減少高頻率閃爍] 指定 給某個控制。 2 按住指定了 [減少高頻率閃爍] 的控制。 相機將進入頻率設定模式。 16 減少高頻率閃爍功能中新增頻率設定模式
3 切換頻率。 旋轉副指令撥盤可在 [PRE1]、[PRE2]、[PRE3]、[PRE4] 和 [OFF] 之間切換。 在預設設定下,[PRE1] 至 [PRE4] 配置為以下頻率。透過選 擇適合光源或高頻 LED 顯示的頻率來減少閃爍效應。 - [PRE1]:7680 Hz - [PRE2]:3840 Hz - [PRE3]:2880 Hz - [PRE4]:1920 Hz 若從 [PRE1] 至 [PRE4] 的任何選項都無法成功降低閃爍效 應,請使用自定頻率值(0 18)。 選擇 [OFF] 將導致與早期版本的相機韌體相同的功能。 在頻率設定模式下,按下快門釋放按鍵將不會拍照。 4 按下 J 可退出頻率設定模式。 退出頻率設定模式,返回拍攝顯示以啟用攝影。 D 注意事項:減少高頻率閃爍 即使已配置頻率,拍攝顯示中的閃爍效應可能與相片中看到的不同。 即使透過配置頻率降低了閃爍效應,更改快門速度後也可能會恢復閃爍效應。 我們建議您進行試拍,以確定可將閃爍和條帶降至最低的快門速度。 17 減少高頻率閃爍功能中新增頻率設定模式
調整頻率值 可以調整為 [PRE1] 至 [PRE4] 配置的頻率。 1 按住指定了 [減少高頻率閃爍] 的控制以進入頻率設定模式。 2 從 [PRE1] 至 [PRE4] 中選擇一個選項來調整頻率。 3 按下 DISP 按鍵。 4 輸入頻率值。 按下 4 或 2 反白顯示數字,然後按下 1 或 3 進行更改。 頻率可以設定在 30 和 9999 Hz 之間。 18 減少高頻率閃爍功能中新增頻率設定模式
5 按下 DISP 或 J 按鍵。 按下 DISP 按鍵可儲存頻率並返回頻率設定模式。 按下 J 按鍵儲存頻率,退出頻率設定模式,然後返回拍攝顯 示。 使用相片拍攝選單 頻率也可以從相片拍攝選單中的 [減少高頻率閃爍] 進行配置。 1 反白顯示相片拍攝選單中的 [減少高頻率閃爍] 並按下 2。 2 反白顯示 [開啟(快門速度微調)] 並按下 2。 隨即將顯示目前所選頻率的設定。 3 從 [PRE1] 至 [PRE4] 或 [關閉] 中選擇頻率。 按下 J 按鍵可儲存頻率並返回選單。 19 減少高頻率閃爍功能中新增頻率設定模式
D 從相片拍攝選單中的“減少高頻率閃爍”調整頻率 反白顯示 [減少高頻率閃爍] > [開啟(快門速度微調)] 中 [PRE1] 至 [PRE4] 的其中一個選項,然後按下 2 調整頻率。 按下 4 或 2 反白顯示數字,然後按下 1 或 3 進行更改。 頻率可以設定在 30 和 9999 Hz 之間。 按下 J 按鍵可儲存頻率並返回選單。 D 將頻率重設為預設值 所有選項([PRE1] 至 [PRE4])的值都可以使用 [減少高頻率閃爍] > [開啟(快門速度微調)] 重設。 按下 O(Q),反白顯示 [是],然後按下 J 將頻率重設為預設 值。 20 減少高頻率閃爍功能中新增頻率設定模式
對自動捕捉功能的更改和增加 對相片拍攝和短片記錄選單中的 [自動捕捉] 功能進行了更改和增加。 與相機手動對焦設定的兼容性 在早期版本的相機韌體中,當使用手動對焦拍攝時,相機會讓您將鏡頭對焦模式切換器設為 [M],但從 “C”韌體 5.00 版本開始,只需在相機上選擇手動對焦即可手動對焦。 現在,若在手動對焦模式下取消選擇 [拍攝條件] > [距離],則可以使用 [目標區域] 啟用和停用用於主 體偵測的區域。 D 注意事項:“拍攝條件”>“距離” 按下 AF-ON 按鍵或快門釋放按鍵設定手動對焦的距離可儲存目前的對焦位置。按下任一按鍵之前, 請透過旋轉鏡頭上的對焦或控制環來調整對焦位置。 若主體明顯失焦,則相機偵測到主體距離的精確度可能會下降。 支援 DX 影像區域 在早期版本的相機韌體中,當使用自動捕捉時,只能將影像區域選為 FX,但從“C”韌體 5.00 版開始,也 支援 DX 影像區域。 在相片模式下,當影像區域設為 [1:1(24×24)] 或 [16:9(36×20)] 時,無法使用自動捕捉。 新增拍攝模式選項:“C15”和“C60” 現在,您可以在相機“C”韌體 5.
對設定顯示和設定名稱的更改 某些設定顯示和設定名稱已更改。 動作設定顯示 [Speed] 已更改為 [最慢]。 [Subject Size] 已更改為 [最小]。 主體偵測顯示 [Subject Size] 已更改為 [最小]。 距離標準顯示 [Near] 已更改為 [最近]。 [Far] 已更改為 [最遠]。 22 對自動捕捉功能的更改和增加
“進階條件:距離”的範圍已擴展 在早期版本的相機韌體中,相機偵測主體的範圍配置值取決於焦距。從“C”韌體 5.00 版開始,無論焦距 為何,此設定都可以在 0.
新增“設定開始日期/時間” 現在,您可以透過按下設定確認對話窗上的 g(Fn4)按鍵來配置開始自動捕捉的日期和時間。將從 設定的日期和時間開始,在配置的持續時間內執行自動捕捉。 選項 說明 [設定開始日期/時間] 選擇 [是] 可從設定的日期和時間開始,在配置的持續時間內執行自動捕捉。 [開始日期/時間] 指定開始拍攝的日期、小時和分鐘。 [拍攝持續時間] 從以下選項中選擇執行自動捕捉的持續時間:[無限制]、[1 小時]、[2 小時]、 [3 小時]。若選擇 [無限制],自動捕捉將繼續,直到手動終止。 自動捕捉過程中的黃色方框 若相機在開始自動拍攝後未偵測到符合配置條件的主體,則拍攝顯 示周圍將顯示一個黃色方框。這表明相機處於待機狀態,以備進行 自動捕捉。 當相機偵測並捕捉到主體時,拍攝顯示周圍將顯示一個紅色方 框。 24 對自動捕捉功能的更改和增加
Profoto A10 現在可用作 AF 輔助照明燈 現在,當 Profoto A10(連機閃光燈)安裝至相機時,Profoto A10 的常亮 LED 燈可以用作 AF 輔助照明 燈。當安裝了配置為 AF 輔助照明燈的 Profoto A10 時,無論用戶設定 a12 [內置 AF 輔助照明燈] 的設定 為何,該照明燈都會點亮。 若 Profoto A10 未配置為 AF 輔助照明燈,則相機的 AF 輔助照明燈將根據為用戶設定 a12 所設的設 定點亮。 若要將 Profoto A10 用作 AF 輔助照明燈,您需要安裝最新版本的 Profoto A10 韌體。有關如何更新 韌體和使用 Profoto A10 的指示說明,請參閱 Profoto A10 文件。 25 Profoto A10 現在可用作 AF 輔助照明燈
高解像度數碼變焦的更改 短片的高解像度數碼變焦功能已更改。 合焦顯示的新顏色 當短片記錄選單中的 [高解像度數碼變焦] 選為 [ON] 時,拍攝顯示中 顯示的合焦 AF 區域框的顏色已更改。而在早期版本的相機韌體中, 這些區域框顯示為紅色,從“C”韌體 5.
新增短片重播 i 選單選項:“短片重播速度” [短片重播速度] 項目已新增至短片重播 i 選單。從 [原始速度]、[1/2× 速度] 和 [1/4× 速度] 中選擇短片 重播速度。若分別選擇 [1/2× 速度] 或 [1/4× 速度],則將以 1/2× 速度或 1/4× 速度進行慢速重播。此 外,當短片暫停時,可以在重播過程中使用重播 i 選單中的 [短片重播速度] 更改短片重播速度。 提示:使用主指令撥盤和副指令撥盤更改重播速度 [短片重播速度] 項目也已新增至用戶設定 f3 [自定控制(重播)] 中。當指定給主指令撥盤或副指令撥盤 時,可在短片重播過程中透過轉動指令撥盤來更改短片重播速度的功能(0 41)。 提示:更改重播速度 若透過 i 選單更改重播速度,則新的重播速度將套用於所有短片重播。 若使用藉助用戶設定 f3 [自定控制(重播)] 指定了 [短片重播速度] 的指令撥盤更改重播速度,則新 的重播速度僅套用於目前的短片播放。 27 新增短片重播 i 選單選項:“短片重播速度”
“修飾”重播 i 選單中新增“自定修飾選項” [自定修飾選項] 已新增至重播 i 選單的 [修飾] 中。該選項允許您配 置顯示在 [修飾] 選單中的修飾選項。 反白顯示選項並按下 2 確定選擇(M)或取消選擇(U)。只有 被核取(M)的項目才會出現在 [修飾] 選單中。 按下 J 可儲存更改。 28 “修飾”重播 i 選單中新增“自定修飾選項”
重播選單中“系列照片重播”的新項目:“自動 系列照片重播選項” [自動系列照片重播選項] 已新增至重播選單中 [系列照片重播] 的可 用選項。當 [自動系列照片重播] 設為 [ON] 時,選擇用於查看單次連 拍相片的選項。 選項 說明 [循環重播] 若選擇 [ON],目前系列將重複播放。 [重播前等待時間] 選擇系列中的第一張照片顯示後自動系列照片重播開始的時間:[標準]、 [長]、[短] 或 [立即開始]。 [自動系列照片重播速度] 選擇自動系列照片重播的速度。 [5 fps]、[15 fps]、[30 fps]:以選定的速度進行重播。 [在目前的拍攝模式速度下]:以為目前拍攝模式選擇的速度進行重播。 - 選擇單張或自拍拍攝模式時,重播速度為 3 fps。 29 重播選單中“系列照片重播”的新項目:“自動系列 照片重播選項”
新增重播選單項目:“自動影像旋轉” [自動影像旋轉] 已新增至重播選單。 當設為 [ON] 時,相機在拍攝時的方向資訊會儲存在照片中。當在 相機或電腦上查看時,照片會根據存儲的方向資訊自動旋轉。 當設為 [OFF] 時,相機在拍攝時的方向資訊不會儲存在照片中。因 此,照片在重播過程中不會自動旋轉,而是始終以風景(橫向)方 向顯示。 D 注意事項:自動影像旋轉 若相機朝上或朝下,或者在拍攝時進行水平搖攝,則可能無法儲存正確的方向資訊。 D 重播選單中的“自動旋轉照片” 當 [自動旋轉照片] 設為 [OFF] 時,無論 [自動影像旋轉] 是設為 [ON] 還是 [OFF],在相機上重播時, 影像始終會以風景(橫向)方向顯示。 若 [自動旋轉照片] 設為 [ON],而 [自動影像旋轉] 設為 [OFF],則照片在重播過程中不會自動旋轉, 而是始終以風景(橫向)方向顯示。 30 新增重播選單項目:“自動影像旋轉”
現在可為相片和短片模式配置單獨的拍攝模式 當相片拍攝選單或短片記錄選單中的 [延伸拍攝選單庫] 設為 [ON] 時,現在可以為相片模式和短片模式 設定單獨的拍攝模式。 韌體升級後,所有拍攝庫“A”至“D”中的拍攝模式會立即設為 P。 31 現在可為相片和短片模式配置單獨的拍攝模式
用戶設定 a11“對焦點顯示”中新增“對焦點邊 框寬度” [對焦點邊框寬度] 已新增至用戶設定 a11 [對焦點顯示]。該選項允許您配置從 [1] 至 [3] 的對焦點邊框寬 度。 32 用戶設定 a11“對焦點顯示”中新增“對焦點邊框寬 度”
新增用戶設定:a14“MF 期間的最大光圈 Lv” [MF 期間的最大光圈 Lv] 項目已增加至用戶設定選單的位置 a14。若設為 [開啟],當對焦模式設為 MF 時,觀景器或螢幕中的拍攝顯示始終會以最大光圈顯示。當完全按下快門釋放按鍵時,光圈將調整到拍 攝前配置的光圈值。 D 注意事項:當“MF 期間的最大光圈 Lv”設為“開啟”時 無論光圈設定為何,在 MF 模式下,鏡頭都將始終處於最大光圈。請確保避免將相機朝向太陽或其他 強光源。否則可能會損壞相機內部電路。 快門釋放時機可能會稍微延遲。 每秒捲動張數可能會降低。 在以下情況下,拍攝顯示上可能會出現閃爍: - 在釋放快門之前或之後, - 若按下用戶設定 f2 [自定控制(拍攝)] 中指定了 [預覽] 功能的控制,或者 - 若您已在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之間進行切換。 當鏡頭對焦環旋轉以從自動對焦切換到手動對焦時,將不會套用最大光圈。 33 新增用戶設定:a14“MF 期間的最大光圈 Lv”
新增用戶設定:d19/g17“半按以取消變焦 (MF)” [半按以取消變焦(MF)] 項目已新增至用戶設定選單的位置 d19 和 g17。若在對焦模式設為手動對焦 時選擇了 [ON],並且鏡頭視野被拉近,則可以透過半按快門釋放按鍵來取消變焦。 34 新增用戶設定:d19/g17“半按以取消變焦(MF)”
用戶設定 f1/g1“自定 i 選單”的新選項 現在,以下項目可以指定給用戶設定 f1 和 g1 [自定 i 選單] 中的 i 選單。 [柔化肌膚] [人像印象平衡] [自動捕捉] 35 用戶設定 f1/g1“自定 i 選單”的新選項
曝光補償和白平衡現在可以在拍攝功能選用期 間更改 現在按下用戶設定 f2 [自定控制(拍攝)] 中指定了 [保持選用拍攝功能] 功能的按鍵,可以在選用拍攝 功能設定時更改曝光補償和白平衡設定。 若要更改曝光補償值,請在按下 E 按鍵(或指定了曝光補償功能的按鍵)的同時旋轉指令撥盤。若 在選擇要選用設定的對話窗中選擇(M)[曝光補償],則更改後的值將透過 [保持選用拍攝功能] 項目 保留。 若要更改白平衡設定,請在按下 U 按鍵(或指定了白平衡功能的按鍵)的同時旋轉指令撥盤。若在 選擇要選用設定的對話窗中選擇(M)[白平衡],則更改後的設定將透過 [保持選用拍攝功能] 項目保 留。 36 曝光補償和白平衡現在可以在拍攝功能選用期間更 改
用戶設定 f2“自定控制(拍攝)”和 g2“自定 控制”的新功能: 對用戶設定 f2 [自定控制(拍攝)] 和 g2 [自定控制] 的可用功能進行了增加。 選項 r [切換 AF 區域模式] 說明 按下該控制可切換 AF 區域模式。 若要選擇要切換的 AF 區域模式,請反白顯示 [切換 AF 區域模式] 並按 下 2。 反白顯示選項並按下 J 或 2 確定選擇(M)或取消選擇(U)。按下 該控制時,只會切換被核取(M)的項目。 h [柔化肌膚] 按下該控制並同時旋轉指令撥盤可調整柔化肌膚。 i [人像印象平衡] 按下該控制並同時旋轉指令撥盤可選擇人像印象平衡模式。 對於 f2 [自定控制(拍攝)],u [對焦模式按鍵] 現在也可以自定。 37 用戶設定 f2“自定控制(拍攝)”和 g2“自定控制”的 新功能:
用戶設定 f3“自定控制(重播)”的新功能 已對可用於用戶設定 f3 [自定控制(重播)] 的功能以及可指定給它們的控制進行了新增。 新的可自定控制 現在可自定以下控制: E [曝光補償按鍵] F [ISO 感光度按鍵] 38 用戶設定 f3“自定控制(重播)”的新功能
新功能 現在可以將其他功能指定給按鍵或指令撥盤。 可用於按鍵的功能 選項 7 [RAW 處理(目前照片)] e [RAW 處理(多張照片)] k [編修] 8 [重新調整大小(目前照片)] f [重新調整大小(多張照片)] i [D-Lighting] Z [拉直] a [變形控制] e [透視控制] l [單色] g [重疊(疊加)] h [變亮] i [變暗] j [動作合成] 說明 按下該控制可顯示指定功能的修飾選項。 39 用戶設定 f3“自定控制(重播)”的新功能
“主指令撥盤”/“副指令撥盤”可用的功能 選項 [捲動張數變焦位置] [重播縮放臉部選擇] 說明 選擇在重播縮放過程中旋轉主或副指令撥盤滾動照片時,相機如何將顯示居 中。 [保持目前變焦位置]:將顯示置於目前變焦位置的中心。 [偏好對焦點]:拍攝相片時,將顯示置於使用中的對焦點的中心。 [偏好對焦點(臉部優先)]:拍攝相片時,將顯示置於使用中的對焦點的中 心。但是,若在相片中偵測到人臉,則將以人臉為中心進行重播縮放。 若選擇 [ON],當在重播縮放過程中偵測到照片中有多張人臉時,可以旋轉副 指令撥盤以在偵測到的人臉之間切換。 此功能僅可指定給 [副指令撥盤]。 40 用戶設定 f3“自定控制(重播)”的新功能
新增至“主指令撥盤”/“副指令撥盤”>“捲動張數”的功能 選項 說明 [已上載至 FTP] 跳至已上載至 FTP 伺服器的下一張或上一張照片。 [已上載至電腦] 跳至已上載至電腦的下一張或上一張照片。 新增至“主指令撥盤”/“副指令撥盤”>“短片重播”的功能 選項 [短片重播速度] 說明 選擇短片重播速度。您可以在原始速度、1/2 倍速度和 1/4 倍速度之間切換。 41 用戶設定 f3“自定控制(重播)”的新功能
設定選單中“格式化記憶卡”的完整格式化步驟 的更改 已對在使用與完整格式相容的 CFexpress 記憶卡時,使用設定選單中的 [格式化記憶卡] 執行完整格式化 的方法進行了更改。 1 反白顯示設定選單中的 [格式化記憶卡] 並按下 2。 2 反白顯示 [插槽 1] 或 [插槽 2] 並按下 2。 3 當顯示選項時,按下 O(Q)繼續操作。 4 反白顯示 [是] 並按下 J。 42 設定選單中“格式化記憶卡”的完整格式化步驟的更 改
現在最大拍攝顯示變焦為 400% 在早期版本的相機韌體中,最大拍攝顯示變焦為 200%,從“C”韌體 5.
記憶卡溫度警告位置已更改 短片記錄過程中,記憶卡變熱時出現的記憶卡溫度警告的位置已更改。 “C”韌體 4.xx 版及更早期版本 “C”韌體 5.
新增智慧型裝置連接方法“Wi-Fi 連接(STA Mode)” Wi-Fi 工作站模式已新增為一種連接方式,允許您透過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將相機連接至智慧型裝置。 現有的直接連接相機和智慧型裝置的方法已重新命名為 Wi-Fi 存取點模式。 需要兼容版本的 SnapBridge 才能在 Wi-Fi 工作站模式和 Wi-Fi 存取點模式下建立連接。確保使用最新版本的 SnapBridge 應用程式。 使用相機執行一些操作,其他操作在智慧型裝置上進 行。 附加說明可透過 SnapBridge 線上說明獲取。 連接至現有網路(Wi-Fi 工作站模式) 相機在現有網路(包括家用網路)中透過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連接至智慧型裝置。連接至相機期間,智 慧型裝置仍可連接至網際網路。 D Wi-Fi 工作站模式 不支援連接至區域網路以外的智慧型裝置。您僅可連接至相同網路中的智慧型裝置。 1 相機:在網路選單中選擇 [連接至智慧型裝置] > [Wi-Fi 連接 (STA mode)],然後反白顯示 [建立配置檔案] 並按下 J。 2 相機:為新的配置檔案命名。 若要在不更改預設名稱的情況下繼續下一步,請按下 X。 您選擇的
3 相機:反白顯示 [搜尋 Wi-Fi 網路] 並按下 J。 相機將搜尋附近目前有效的網路並按名稱(SSID)列出網路。 D “簡易連接” 若要不輸入 SSID 或加密金鑰進行連接,請在步驟 3 中按下 X。 接下來,反白顯示下列選項之一並按下 J。連接後,進入步驟 6。 選項 說明 [WPS 按鍵] 適用於支援 WPS 按鍵的路由器。按下路由器上的 WPS 按鍵,然後按下相 機的 J 按鍵進行連接。 [PIN 輸入 WPS] 相機將顯示 PIN。使用電腦在路由器中輸入 PIN。有關詳細資訊,請參見路 由器隨附的文件。 46 新增智慧型裝置連接方法“Wi-Fi 連接(STA Mode)”
4 相機:選擇網路。 反白顯示一個網路 SSID 並按下 J。 每個 SSID 操作所在的頻段由一個圖示指示。 加密網路以一個 h 圖示標識。若所選網路已加密(h),您 將被提示輸入加密金鑰。若網路未加密,請進入步驟 6。 若未顯示所需網路,請按下 X 重新搜尋。 D 隱藏 SSID 帶有隱藏 SSID 的網路在網路列表中以空白條目表示。 若要連接至帶隱藏 SSID 的網路,請反白顯示一個空白條目並 按下 J。接下來,按下 J;相機將提示您提供一個 SSID。 輸入網路名稱並按下 X。再次按下 X;相機此時將提示您輸 入加密金鑰。 5 相機:輸入加密金鑰。 按下 J 並輸入無線路由器的加密金鑰。 有關無線路由器加密金鑰的資訊,請參見無線路由器的文 件。 輸入完成後,按下 X。 再次按下 X 啟動連接。建立連接後,一條資訊將在螢幕中顯 示幾秒。 47 新增智慧型裝置連接方法“Wi-Fi 連接(STA Mode)”
6 相機:獲取或選擇 IP 位址。 反白顯示下列選項之一並按下 J。 選項 說明 [自動獲得] 若網路被設定為自動提供 IP 位址,請選擇該選項。一旦指定 IP 位址,螢幕中將 顯示一條“設定完成”的資訊。 手動輸入 IP 位址和子網路遮罩。 按下 J;系統將提示您輸入 IP 位址。 [手動輸入] 旋轉主指令撥盤反白顯示一格。 按下 4 或 2 更改反白顯示的一格並按下 J 繼續。 接下來按下 X;螢幕中將顯示一條表示“設定完成”的資訊。再次按下 X 顯示 子網路遮罩。 按下 1 或 3 編輯子網路遮罩並按下 J;螢幕中將顯示一條表示“設定完成”的 資訊。 7 相機:當顯示表示“設定完成”的資訊時,按下 J 繼續。 8 相機:啟動與智慧型裝置的 Wi-Fi 連接。 出現提示時,在智慧型裝置上啟動 SnapBridge 應用程式。 9 智慧型裝置:啟動 SnapBridge 應用程式,打開 接]。 標籤,輕觸 ,並選擇 [Wi-Fi STA 模式連 若這是您第一次啟動該應用程式,應輕觸歡迎顯示中的 [連接至相機]。 10 智慧型裝置:選擇相機。 選擇在步驟 8 中相機上顯示的
11 相機/智慧型裝置:建立 Wi-Fi 連接。 當相機顯示如圖所示的對話窗時,按下 J。 建立與相機之間的 Wi-Fi 連接後,智慧型裝置將顯示 Wi-Fi 工作站模式選項。 相機將顯示一條資訊,提示連接已完成。 相機和智慧型裝置現在已透過 Wi-Fi 連接。 有關使用 SnapBridge 應用程式的資訊,請參見線上說明。 49 新增智慧型裝置連接方法“Wi-Fi 連接(STA Mode)”
直接與智慧型裝置進行無線連接(Wi-Fi 存取點模式) 透過 Wi-Fi 直接連接相機和智慧型裝置。相機用作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允許您在室外操作時或者智慧 型裝置尚未連接至無線網路的情況下進行連接,無需複雜的設定調整。連接至相機期間,智慧型裝置無 法連接至網際網路。 1 智慧型裝置:啟動 SnapBridge 應用程式,打開 接]。 標籤,輕觸 ,並選擇 [Wi-Fi AP 模式連 若這是您第一次啟動該應用程式,應輕觸歡迎顯示中的 [連接至相機]。出現提示時,輕觸您的相 機類別,然後在提示您選擇連線類型時,輕觸 “Wi-Fi” 選項。 2 相機/智慧型裝置:出現提示時,開啟相機。 此時切勿使用應用程式中的任何控制。 3 相機:在網路選單中選擇 [連接至智慧型裝置] > [Wi-Fi 連接 (AP mode)],然後反白顯示 [建立 Wi-Fi 連接] 並按下 J。 螢幕中將顯示相機 SSID 和密碼。 50 新增智慧型裝置連接方法“Wi-Fi 連接(STA Mode)”
4 智慧型裝置:請按照螢幕上的指示說明建立 Wi-Fi 連接。 在 iOS 裝置上,“設定”應用程式將啟動。輕觸 [< 設定] 開啟 [設定],然後向上滾動並輕觸 [Wi-Fi](該選項可在設定列表頂部附近找到)顯示 Wi-Fi 設定。 在 Wi-Fi 設定顯示中,選擇相機 SSID 並輸入在步驟 3 中相機所顯示的密碼。 5 智慧型裝置:按照步驟 4 中所述調整裝置設定後,返回 SnapBridge 應用程式。 建立與相機之間的 Wi-Fi 連接後,智慧型裝置將顯示 Wi-Fi 存取點模式選項。 相機將顯示一條資訊,提示連接已完成。 相機和智慧型裝置現在已透過 Wi-Fi 連接。 有關使用 SnapBridge 應用程式的資訊,請參見線上說明。 終止 Wi-Fi 工作站/Wi-Fi 存取點模式 若要結束 Wi-Fi 連接,請輕觸 SnapBridge 連接] 或 [退出 Wi-Fi STA 模式]。 標籤中的 51 。圖示更改為 後,輕觸 並選擇 [斷開 新增智慧型裝置連接方法“Wi-Fi 連接(STA Mode)”
FTP 連接埠號碼現在可以在 FTP 連接設定中 指定 現在,當使用網路選單中 [連接至 FTP 伺服器] 中的連接精靈配置與 FTP 伺服器的連接時,可以指定連接埠號碼。輸入 FTP 伺服器位址 後,按下 X 按鍵可將相機連接至 FTP 伺服器。成功建立連接後,系 統將提示您輸入連接埠號碼。 可以將號碼配置為 0 和 65535 之間的值。 輸入連接埠號碼後,按下 X 按鍵可顯示螢幕以選擇登錄方式。 52 FTP 連接埠號碼現在可以在 FTP 連接設定中指定
網路選單中“連接至 FTP 伺服器”的新選項: “以 HEIF 格式上載” [以 HEIF 格式上載] 已新增至網路選單中的 [連接至 FTP 伺服器] > [選項]。 選項有 [高壓縮]、[中壓縮]、[低壓縮] 和 [關閉]。當選擇除 [關閉] 以外的設定時,在將拍攝的 RAW 或 JPEG 影像上載至 FTP 伺服器之前,將其轉換為具有指定壓縮比的 HEIF 格式。 轉換後的 HEIF 影像不會儲存在記憶卡上。 53 網路選單中“連接至 FTP 伺服器”的新選項:“以 HEIF 格式上載”
連接 MC-N10 遙控手柄時使用 AirGlu 配件 在早期版本的相機韌體中,當 MC-N10 連接至相機時,所有藍牙功能都被停用,但從“C”韌體 5.
“C” 韌體 5.00 版的選單項目和預設值 下面列出了升級到“C”韌體 5.
[衍射補償]:ON [自動變形控制]:ON [柔化肌膚]:關閉 [人像印象平衡]:關閉 [相片減少閃爍]:OFF [減少高頻率閃爍]:關閉 [測光]:矩陣測光 [閃光控制] - [閃光控制模式]:TTL - [無線閃光燈選項]:關閉 - [遙控閃光控制]:群組閃光燈 [對焦模式]:單次 AF [AF 區域模式]:單點 AF [AF 主體偵測選項]:自動 [減震]:運動 [自動包圍] - [自動包圍設定]:AE 和閃光包圍 - [拍攝張數]:0 - [遞增級數]:1.
- [拍攝時間]:25 分鐘 - [曝光平滑化]:ON - [選擇影像區域]:FX - [短片檔案類型]:H.265 8-bit(MOV) - [畫面大小/每秒幅數]:3840×2160; 30p - [間隔優先]:OFF - [每次拍攝前對焦]:OFF - [儲存目的地]:插槽 1 [對焦移動拍攝] - [拍攝張數]:100 - [對焦步進寬度]:5 - [下次拍攝前間隔]:0 - [第一張曝光鎖定]:ON - [對焦位置自動重設]:OFF - [攝影開始時的儲存檔案夾] - [新檔案夾]:U - [重設檔案編號]:U [自動捕捉] - [選擇使用者預設]:P-1 短片記錄選單 [拍攝選單庫]:A [延伸拍攝選單庫]:OFF [儲存檔案夾] - [重新命名]:NCZ_9 - [依照檔案夾編號選擇]:100 - [從清單中選擇檔案夾]:– [檔案名稱]:DSC [儲存目的地]:插槽 1 [短片檔案類型]:H.
[設定 Picture Control]:與相片設定相同 [管理 Picture Control]:– [HLG 品質] - [快速銳化]:0 - [對比度]:0 - [飽和度]:0 - [色相]:0 [主動式 D-Lighting]:關閉 [減低高 ISO 雜訊]:標準 [邊暈控制]:標準 [衍射補償]:ON [自動變形控制]:ON [柔化肌膚]:與相片設定相同 [人像印象平衡]:關閉 [短片減少閃爍]:自動 [減少高頻率閃爍]:關閉 [測光]:矩陣測光 [對焦模式]:全時間 AF [AF 區域模式]:單點 AF [AF 主體偵測選項] - [主體偵測]:自動 - [未偵測到主體時的 AF]:ON [減震]:與相片設定相同 [電子減震]:OFF [收音器靈敏度]:自動 [衰減器]:OFF [頻率響應]:大範圍 [降低風聲雜音]:OFF [麥克風插孔供電]:ON [耳機音量]:15 [時間碼] - [記錄時間碼]:關閉 - [計數方式]:記錄時執行 - [時間碼來源]:– - [丟棄畫面]:ON [外部記錄控制(HDMI)]:OFF [高解像度數碼變焦]:OFF [自動捕捉] - [選擇使用者預設]:P-1
用戶設定選單 [用戶設定庫]:A a [對焦] - a1 [連續 AF 模式優先]:快門釋放 - a2 [單次 AF 模式優先]:對焦 - a3 [追蹤對焦連 Lock-on] - [阻擋拍攝 AF 反應]:3 - [主體移動速度]:穩定 - a4 [使用的對焦點]:所有對焦點 - a5 [依照方向儲存對焦點]:關閉 - a6 [觸發 AF]:快門/AF-ON 按鍵 - a7 [對焦點保持]:自動 - a8 [限制 AF 區域模式選擇] - [微細焦點 AF]:M - [單點 AF]:L(固定) - [動態區域 AF(小)]:M - [動態區域 AF(中)]:M - [動態區域 AF(大)]:M - [廣闊區域 AF(小)]:M - [廣闊區域 AF(大)]:M - [廣闊區域 AF(C1)]:M - [廣闊區域 AF(C2)]:M - [3D 追蹤]:M - [自動區域 AF]:M - a9 [對焦模式限制]:沒有限制 - a10 [對焦點循環方式]:OFF - a11 [對焦點顯示] - [手動對焦模式]:ON - [動態區域 AF 輔助]:ON - [連續伺服 AF 合焦顯示]:OFF - [3D 追蹤
b [測光/曝光] - b1 [ISO 感光度等級值]:1/3 等級 - b2 [曝光控制的 EV 等級]:1/3 EV 步進(補償 1/3 EV) - b3 [簡易曝光補償]:關閉 - b4 [矩陣測光臉部偵測]:ON - b5 [偏重中央區域]:標準 - b6 [微調最佳曝光] - [矩陣測光]:0 - [偏重中央測光]:0 - [重點測光]:0 - [高光偏重測光]:0 - b7 [f 值改變時保持曝光值]:不保持曝光值 c [計時器/AE 鎖定] - c1 [快門釋放按鍵 AE-L]:關閉 - c2 [自拍] - [自拍延遲] 10 秒 - [拍攝張數]:1 - [拍攝時的間隔]:0.
- [FX(36×24)]:L(固定) - [DX(24×16)]:M - [1:1(24×24)]:M - [16:9 (36×20)]: M - d9 [檔案編號順序]:開啟 - d10 [顯示模式(相片 Lv)]:顯示設定效果 - [顯示設定效果]:僅當未使用閃光燈時 - [調整以方便查看]:自動 - d11 [星光顯示(相片 Lv)]:OFF - d12 [暖色調顯示色彩] - [暖色調顯示色彩選項]:關閉 - [暖色調顯示亮度]:0 - d13 [LCD 照明]:OFF - d14 [連拍模式下查看全部]:ON - d15 [釋放定時指示器] - [指示器類型]: Type B - [Type A 自動恢復延遲]:1/6 秒 - d16 [影像構圖]:ON - d17 [網格類型]:3×3 - d18 [虛擬水平線類型]:Type A - d19 [半按以取消變焦(MF)]:OFF - d20 [自定螢幕拍攝顯示] - [顯示 1]:L(固定) - [顯示 2]:M - [顯示 3]:M - [顯示 4]:M - [顯示 5]:M - d21 [自定觀景器拍攝顯示] - [顯示 1]:L(固定) -
f [控制] - f1 [自定 i 選單]:設定 Picture Control、白平衡、影像品質、影像大小、AF 區域模式/主體偵 測、對焦模式、測光、減震、拍攝選單庫、自定控制(拍攝)、飛行模式、查看記憶卡資訊 - f2 [自定控制(拍攝)] - [Fn1 按鍵]:拍攝選單庫 - [Fn2 按鍵]:選擇影像區域 - [Fn3 按鍵]:實時顯示資訊顯示關閉 [豎拍用 Fn 按鍵]:曝光補償 [豎拍用 ISO 感光度按鍵]:ISO 感光度 [對焦模式按鍵]:對焦模式/AF 區域模式 [保護/Fn4 按鍵]:設定 Picture Control [AF‑ON 按鍵]:AF-ON [副選擇器中央]:AE/AF 鎖定 [DISP 按鍵]:循環實時顯示資訊顯示 [音頻按鍵]:無 [OK 按鍵]:選擇中央對焦點 [WB 按鍵]:白平衡 [QUAL 按鍵]:影像品質/大小 [豎拍用多重選擇器中央]:AE/AF 鎖定 [重播按鍵]:重播 [短片記錄按鍵]:無 [豎拍用 AF-ON 按鍵]:與 AF-ON 按鍵相同 [ISO 感光度按鍵]:ISO 感光度 [曝光補償按鍵]:曝光補償 [閃光模式按鍵]:閃光模式/補償 [指令
- [音頻按鍵]:語音備忘 [OK 按鍵]:變焦開啟/關閉 [WB 按鍵]:選擇以上載至電腦 [QUAL 按鍵]:評分 [豎拍用多重選擇器]:取消交換 [重播按鍵]:重新開始拍攝 [主指令撥盤] - [捲動張數]:1 張 - [短片重播]:10 張 - [捲動張數變焦位置]:保持目前變焦位置 - [副指令撥盤] - [捲動張數]:1 張 - [短片重播]:10 秒 - [捲動張數變焦位置]:保持目前變焦位置 - [重播縮放臉部選擇]:ON - [短片記錄按鍵]:無 - [曝光補償按鍵]:無 - [ISO 按鍵]:無 - [BKT 按鍵]:無 - [閃光模式按鍵]:無 - [鏡頭 Fn2 按鍵]:無 - [鏡頭 Fn 按鍵]:無 - f4 [控制鎖定] - [快門速度鎖定]:OFF - [光圈鎖定]:OFF - [對焦點鎖定]:OFF - f5 [反向旋轉撥盤] - [曝光補償]:U - [快門速度/光圈]:U - f6 [釋放按鍵以使用撥盤]:OFF f7 [反向指示器]: f8 [反向旋轉對焦環]:OFF f9 [對焦環旋轉範圍]:非線性 f10 [控制環反應]:高 f11 [對焦環/控制環功能交換]:
g [短片] - g1 [自定 i 選單]:設定 Picture Control、白平衡、畫面大小/每秒幅數、收音器靈敏度、AF 區域 模式/主體偵測、對焦模式、電子減震、減震、拍攝選單庫、自定控制、飛行模式、儲存目的地 - g2 [自定控制] - [Fn1 按鍵]:拍攝選單庫 - [Fn2 按鍵]:選擇影像區域 - [Fn3 按鍵]:實時顯示資訊顯示關閉 [豎拍用 Fn 按鍵]:曝光補償 [豎拍用 ISO 感光度按鍵]:ISO 感光度 [對焦模式按鍵]:對焦模式/AF 區域模式 [保護/Fn4 按鍵]:設定 Picture Control [AF‑ON 按鍵]:AF-ON [副選擇器中央]:AE/AF 鎖定 [DISP 按鍵]:循環實時顯示資訊顯示 [音頻按鍵]:收音器靈敏度 [OK 按鍵]:選擇中央對焦點 [WB 按鍵]:白平衡 [QUAL 按鍵]:無 [豎拍用多重選擇器中央]:AE/AF 鎖定 [重播按鍵]:重播 [短片記錄按鍵]:記錄短片 [豎拍用 AF-ON 按鍵]:與 AF-ON 按鍵相同 [ISO 感光度按鍵]:ISO 感光度 [曝光補償按鍵]:曝光補償 [快門釋放按鍵]:無 [指令撥盤] -
- [廣闊區域 AF(小)]:M - [廣闊區域 AF(大)]:M - [廣闊區域 AF(C1)]:M - [廣闊區域 AF(C2)]:M - [主體追蹤 AF]:M - [自動區域 AF]:M - g5 [對焦模式限制]:沒有限制 - g6 [AF 速度]:0 - [套用時機]:永遠 - g7 [AF 追蹤靈敏度]:4 - g8 [高解像度數碼變焦速度]:0 - g9 [指定電動變焦按鍵] - [使用 x/w 按鍵]:OFF - - - [電動變焦速度] - [記錄前/記錄後]:+3 - [記錄期間]:0 g10 [精細 ISO 控制(模式 M)]:關閉 g11 [延長快門速度範圍(模式 M)]:OFF g12 [顯示輔助]:OFF g13 [條紋圖案] - [圖案色調範圍]:條紋圖案關閉 - [圖案]:圖案 1 - [高光閾值]:250 - [中間色調範圍]:值:160,範圍:±10 g14 [限制條紋圖案色調範圍]:沒有限制 g15 [網格類型]:3×3 g16 [亮度資訊顯示]:色階分佈圖 g17 [半按以取消變焦(MF)]:OFF g18 [自定螢幕拍攝顯示] - [顯示 1]:L(固定) -
重播選單 [刪除]:– [重播檔案夾]:全部 [重播顯示選項] - [對焦點]:U - [標記系列中的第一張相片]:U - [曝光資訊]:U - [高光]:U - [RGB 色階分佈圖]:U - [拍攝數據]:U - [總覽]:U - [無(僅限照片)]:M - [檔案資訊]:U - [基本拍攝數據]:M - [閃光燈數據]:M - [Picture Control/HLG 數據]:M - [其他拍攝數據]:M - [版權資訊]:M - [位置資料]:M - [IPTC 數據]:M [刪除兩個插槽中的照片]:是(需要確認) [雙格式記錄重播插槽]:插槽 1 [篩選重播條件] - [保護]:U - [照片類型]:U - [評分]:U - [選擇以上載至電腦]:U - [選擇以上載(FTP)]:U - [語音備忘]:U - [修飾後的照片]:U [系列照片重播] - [副選擇器顯示第一張相片]:ON - [自動系列照片重播]:OFF - [自動系列照片重播選項] - [循環重播]:OFF - [重播前等待時間]:標準 - [自動系列照片重播速度]:30 fps - [將系列照片列出為單張縮圖]:OFF [照片重看
[刪除之後]:顯示下一張 [單次連拍後,顯示]:單次連拍的最後一張照片 [自動影像旋轉]:ON [自動旋轉照片]:ON [複製影像]:– 設定選單 [格式化記憶卡]:– [語言(Language)]:(取決於所在的國家或地區) [時區及日期] - [時區]:(取決於所在的國家或地區) - [日期及時間]:– - [日期格式]:(取決於所在的國家或地區) - [夏令時間]:OFF [螢幕亮度]:0 [螢幕色彩平衡]:A-B:0,G-M:0 [觀景器亮度]:自動 [觀景器色彩平衡]:A-B:0,G-M:0 [觀景器顯示大小]:標準 [限制螢幕模式選擇] - [自動顯示切換]:M - [僅限觀景器]:M - [僅限螢幕]:M - [觀景器優先(1)]:M - [觀景器優先(2)]:M [自動旋轉資訊顯示]:ON [AF 微調選項] - [AF 微調]:OFF - [微調與儲存鏡頭]:– - [預設]:– - [列出儲存值]:– - [為目前的鏡頭選擇值]:– [非 CPU 鏡頭資料] - [鏡頭編號]:1 - [焦距(mm)]: – – - [最大光圈]:– – - [鏡頭名稱]:– – [距離單位]:米(m)
[關機時影像感應器保護屏蔽行為]:影像感應器保護屏蔽保持開啟 [清理影像感應器] - [自動清理]:關機時清理 [影像除塵參照相片]:– [像素映射]:– [影像註釋] - [附加註釋]:OFF [版權資訊] - [附加版權資訊]:OFF [IPTC] - [編輯/儲存]:– - [刪除]:– - [拍攝時自動嵌入]:關閉 - [載入/儲存]:– [語音備忘選項] - [語音備忘控制]:保持按下 - [音頻輸出(重播)]:揚聲器/耳機 [相機聲音] - [快門音]:ON - [音量]:3 - [類型]:Type A - [蜂鳴音]:關閉 - [音量]:2 - [音調]:低 [寧靜模式]:OFF [觸控] - [啟動/停用觸控]:啟動 - [手套模式]:OFF [HDMI] - [輸出解像度]:自動 - [輸出範圍]:自動 - [輸出拍攝資訊]:ON - [鏡像相機資訊顯示]:ON [USB 連接優先]:上載 [位置資料(內置)] - [記錄位置資料]:OFF - [待機定時]:ON - [使用衛星設定時鐘]:OFF - [建立記錄]:– - [記錄列表]:– - [位置]:– [無線遙控器(WR)選項] -
- [連結模式]:配對 [指定遙控器(WR)Fn 按鍵]:無 [合格標記]:– [電池資訊]:– [USB 供電]:ON [省電(相片模式)]:OFF [空插槽釋放鎖]:啟動快門 [儲存/載入選單設定]:– [重設所有設定]:– [韌體版本]:– 網路選單 [飛行模式]:OFF [有線區域網路]:OFF [連接至智慧型裝置] - [配對(Bluetooth)] - [Bluetooth 連接]:OFF - [選擇要上載的照片] - [自動選擇以上載]:ON - [Wi-Fi 連接(AP mode)]:– - [Wi-Fi 連接(STA mode)]:– - [關機時上載]:ON - [位置資料(智慧型裝置)]:– [連接至電腦] - [網路設定]:– - [連接類型]:照片傳送 - [選項] - [自動上載]:OFF - [上載後刪除]:OFF - [RAW + JPEG 上載設定]:RAW + JPEG - [JPEG+JPEG 插槽選擇]:插槽 1 - [RAW 短片上載設定]:RAW 短片 + MP4 - [上載檔案夾]:– - [取消全部選擇?]:– [連接至 FTP 伺服器] - [網路設定]:–
- [RAW 短片上載設定]:RAW 短片 + MP4 - [相同名稱時覆寫]:OFF - [若標示為上載則保護]:OFF - [上載標記]:OFF - [以 HEIF 格式上載]:關閉 - [上載檔案夾]:– - [取消全部選擇?]:– - [保持連接]:OFF - [管理根憑證]:– [連接至其他相機] - [同步釋放]:ON - [網路設定]:– - [主要/遙控]:主要相機 - [群組設定]:– - [群組名稱]:– - [同步日期及時間]:– - [覆寫版權資訊]:– [ATOMOS AirGlu BT 選項] - [連接至 ATOMOS AirGlu BT]:OFF - [儲存 ATOMOS AirGlu BT 配對資訊]:– - [刪除 ATOMOS AirGlu BT 配對資訊]:– - [相機]:NCZ9 [USB]:MTP/PTP [透過 LAN 開始]:OFF [路由器頻段]:(取決於所在的國家或地區) [MAC 位址]:– 我的選單/最近的設定 [新增項目]:– [移除項目]:– [排列項目]:– [選擇標籤]:我的選單 70 “C” 韌體 5.
“C” 韌體 5.00 版的升級後技術規格 下面列出了升級到“C”韌體 5.00 版後的產品技術規格。 類型 類型 可換鏡頭數碼相機 鏡頭接環 尼康 Z 接環 鏡頭 兼容的鏡頭 Z 接環 NIKKOR 鏡頭 F 接環 NIKKOR 鏡頭(需要接環配接器;部分功能可能受到限 制) 有效像素 有效像素 4570 萬(像素) 影像感應器 類型 35.9 × 23.9 mm CMOS 感應器(尼康 FX 格式) 總像素 5237 萬(像素) 除塵系統 清理影像感應器、影像除塵參照數據(需要 NX Studio) 71 “C” 韌體 5.
儲存 影像大小(像素) 影像區域選為 [FX(36×24)]: - 8256 × 5504(大:45.4 M) - 6192 × 4128(中:25.6 M) - 4128 × 2752(小:11.4 M) 影像區域選為 [DX(24 × 16)]: - 5392 × 3592(大:19.4 M) - 4032 × 2688(中:10.8 M) - 2688 × 1792(小:4.8 M) 影像區域選為 [1:1(24×24)]: - 5504 × 5504(大:30.3 M) - 4128 × 4128(中:17.0 M) - 2752 × 2752(小:7.6 M) 影像區域選為 16:9 (36 × 20)]: - 8256 × 4640(大:38.3 M) - 6192 × 3480(中:21.5 M) - 4128 × 2320(小:9.
儲存 儲存媒體 CFexpress(B 型)和 XQD 記憶卡 雙記憶卡插槽 插槽 2 中的記憶卡可用作額外空間或備用儲存空間,用於分開儲存 NEF(RAW)和 JPEG 照片;或用於儲存大小和影像品質不同的重複 JPEG 照片;照片可以在記憶卡之間複製。 檔案系統 DCF 2.0、Exif 2.32 觀景器 觀景器 1.27 cm/0.5 英吋,約 369 萬點(Quad VGA)OLED 電子觀景器, 可調整色彩平衡,具備自動以及 18 個等級的手動亮度控制,支援較 高的每秒幅數 畫面覆蓋率 約 100%(垂直與水平) 放大倍率 約 0.8 倍(50 mm 鏡頭設為無限遠;屈光度為 −1.0 m−1) 視點 距離觀景器接目鏡鏡片表面最後端 23 mm(屈光度為 −1.0 m−1) 屈光度調節 −4 至 +3 m−1 眼睛感應器 在螢幕和觀景器顯示之間自動切換 螢幕 螢幕 8 cm/3.
快門 類型 帶快門音和影像感應器保護屏蔽的電子快門 速度 ¹⁄₃₂₀₀₀ – 30 秒(從 ¹⁄₃、¹⁄₂ 和 1 EV 選擇等級,在模式 M 下可延長至 900 秒);B 門、定時 閃光燈同步速度 閃光燈以 ¹⁄₂₅₀ 或 ¹⁄₂₀₀ 秒或更慢的速度與快門同步(但請注意,在 ¹⁄₂₀₀ 至 ¹⁄₂₅₀ 秒的速度下,閃光指數會下降);自動 FP 高速同步支援 高達 ¹⁄₈₀₀₀ 秒的同步速度 快門釋放 拍攝模式 單張、低速連拍、高速連拍、高速畫面捕捉 + 帶預先釋放捕捉/拍 攝、自拍制 每秒拍攝幅數(近似值) 低速連拍:約 1 – 10 fps 高速連拍:約 10 – 20 fps 高速畫面捕捉 +(C15):約 15 fps 高速畫面捕捉 +(C30):約 30 fps 高速畫面捕捉 +(C60):約 60 fps 高速畫面捕捉 +(C120):約 120 fps * 內部測試測量的最高每秒拍攝幅數。 自拍 2 秒、5 秒、10 秒、20 秒;以 0.5、1、2 或 3 秒為間隔曝光 1–9 次 74 “C” 韌體 5.
曝光 測光系統 測光模式 使用相機影像感應器進行 TTL 測光 矩陣測光 偏重中央測光:約 75% 的比重集中在畫面中央 12 或 8 mm 直徑 圈中或比重可以為整個畫面的平均值 重點測光:集中在以所選對焦點為中心的約 4 mm 直徑圈中 高光偏重測光 範圍 * −3 – +17 EV * 數據是在 20 °C 時使用 ISO 100 和 f/2.0 鏡頭所獲取 模式 P:帶有彈性程式的程式自動,S:快門優先自動,A:光圈優先自 動,M:手動 曝光補償 −5 – +5 Ev(從 ¹⁄₃ 和 ¹⁄₂ EV 中選擇等級) 曝光鎖定 光亮度鎖定在所測定的值上 ISO 感光度(建議的曝光系 數) ISO 64–25600(從 ¹⁄₃ 和 1 EV 中選擇等級);可在 ISO 64 的基礎上 約減少 0.3、0.7 或 1 EV(相當於 ISO 32),或者在 ISO 25600 的基 礎上約增加 0.3、0.
自動對焦 類型 混合自動對焦(相位偵測 AF/對比 AF),具備 AF 輔助 偵測範圍 * −7 – +19 EV(−9 – +19 EV,星光顯示) * 測量條件:相片模式、ISO 100、20 °C、單次伺服 AF(AF‑S), 使用最大光圈為 f/1.
閃光 閃光控制 TTL:i-TTL 閃光控制;i-TTL 均衡補充閃光配合矩陣測光、偏重中央 測光、高光偏重測光一起使用,標準 i-TTL 補充閃光則配合重點測光 一起使用 閃光模式 前簾同步、慢速同步、後簾同步、減輕紅眼、減輕紅眼連慢速同 步、關閉 閃光補償 −3 – +1 EV(從 ¹⁄₃ 和 ¹⁄₂ EV 中選擇等級) 閃光燈就緒指示燈 當另購的閃光燈元件充滿電時點亮;當閃光燈以全光輸出後閃爍, 用作曝光不足警告 配件插座 帶有安全鎖及同步和數據接點的 ISO 518 配件插座 尼康創意閃光系統(CLS) i-TTL 閃光控制、無線電控制先進無線閃光、光學控制先進無線閃 光、模擬照明、FV 鎖定、色彩資料傳達、自動 FP 高速同步以及統 一閃光控制 同步終端 帶有鎖定螺紋的 ISO 519 同步終端 白平衡 白平衡 自動(3 種類型)、自然光(自動)、直射陽光、陰天、陰影、白熾 燈、螢光燈(3 種類型)、閃光、選擇色溫(2500–10,000 K)、手 動預設(最多可儲存 6 個值),全部均可進行微調 包圍 包圍 曝光和/或閃光、白平衡和 ADL 77 “C”
靜態攝影的其它選項 靜態攝影的其它選項 邊暈控制、衍射補償、自動變形控制、柔化肌膚、人像印象平衡、 間隔定時攝影、對焦移動攝影和自動捕捉 短片 測光系統 使用相機影像感應器進行 TTL 測光 測光模式 矩陣測光、偏重中央測光或高光偏重測光 畫面大小(像素)和每秒幅 數 7680 × 4320(8K UHD):30p(逐行)/25p/24p 3840 × 2160(4K UHD):120p/100p/60p/50p/30p/25p/24p 1920 × 1080:120p/100p/60p/50p/30p/25p/24p 1920 × 1080(慢速動作):30p(4×)/25p(4×)/24p(5×) * 120p、100p、60p、50p、30p、25p 及 24p 的實際每秒幅數分別 為 119.88、100、59.94、50、29.97、25 及 23.
短片 音頻記錄裝置 帶衰減器選項的內置立體聲或外置收音器;可調節靈敏度 曝光補償 −3 – +3 EV(從 ¹⁄₃ 和 ¹⁄₂ EV 中選擇等級) ISO 感光度(建議的曝光系 數) 模式 M:手動選擇(ISO 64−25600;從 ¹⁄₆、¹⁄₃ 和 1 EV 中選擇等 級);可在 ISO 25600 的基礎上約增加 0.3、0.7、1 或 2 EV(相 當於 ISO 102400);自動 ISO 感光度控制(ISO 64–Hi 2.0),可 選擇上限 模式 P、S、A:自動 ISO 感光度控制(ISO 64–Hi 2.
介面 USB C 型高速 USB 連接器;建議連接至內置 USB 埠 HDMI 輸出 A 型 HDMI 連接器 音頻輸入 立體聲微型插針插孔(3.5 mm 直徑;支援插入式電源) 音頻輸出 立體聲微型插針插孔(3.5 mm 直徑) 十針遙控終端 內置(可用於 MC-30A/MC-36A 遙控線和其他另購的配件) 有線區域網路 RJ-45 連接器 標準:IEEE 802.3ab(1000BASE-T)、IEEE 802.3u(100BASETX)、IEEE 802.3(10BASE-T) 數據速率*:1000/100/10 Mbps(自動偵測) 連接埠:1000BASE-T/100BASE-TX/10BASE-T(AUTO-MDIX) * 根據 IEEE 標準的最大邏輯數據速率;實際速率可能會有所差異。 80 “C” 韌體 5.
Wi-Fi/Bluetooth Wi-Fi 標準: - IEEE 802.11b/g/n(非洲、亞洲和大洋洲) - IEEE 802.11b/g/n/a/ac(歐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 IEEE 802.11b/g/n/a(美洲其他國家) 操作頻率: - 2412–2462 MHz(通道 11;非洲、亞洲和大洋洲) - 2412-2462 MHz(通道 11)和 5180-5825 MHz(美國、加拿 大、墨西哥) - 2412-2462 MHz(通道 11)和 5180-5805 MHz(美洲其他國 家) - 2412-2462 MHz(通道 11)和 5745-5805 MHz(格魯吉亞) - 2412-2462 MHz(通道 11)和 5180-5320 MHz(歐洲其他國 家) 最大輸出功率(EIRP): - 2.4 GHz 頻帶:8.4 dBm - 5 GHz 頻帶:6.0 dBm(格魯吉亞) - 5 GHz 頻帶:9.0 dBm(其他國家) 驗證:開放系統、WPA2-PSK、WPA3-SAE Bluetooth 通訊協定:Bluetooth 技術規格 5.
位置資料 支援的 GNS 系統 GPS(美國)、GLONASS(俄羅斯)、QZSS(日本) 獲取的資料 緯度、經度、高度、UTC(協調世界時間) 時鐘同步 相機時鐘可設為透過 GNSS 所獲取的時間 航跡記錄 兼容 NMEA 記錄間隔 15 秒、30 秒、1 分鐘、2 分鐘、5 分鐘 最長記錄時間 6、12 或 24 小時 記錄刪除 支援 電源 電池 1 枚 EN-EL18d 二次鋰電池組* * 您也可使用 EN-EL18c、EN-EL18b、EN-EL18a 及 EN-EL18 二次鋰 電池組。但是請注意,電池完全充滿一次電時比使用 EN‑EL18d 可拍攝的照片少。EH-7P AC 變壓充電器僅可用於為 EN-EL18d、 EN-EL18c 和 EN‑EL18b 二次鋰電池組充電。 AC 變壓充電器 EH-7P AC 變壓充電器 AC 變壓器 EH-6d;需要 EP-6a 電源連接器(另行選購) 三腳架插孔 三腳架插孔 0.635 cm(ISO 1222) 82 “C” 韌體 5.
尺寸/重量 尺寸(寬 × 高 × 厚) 約 149 × 149.5 × 90.5 mm 重量 約 1340 g,帶電池和記憶卡,但不包括機身蓋和配件插座蓋;約 1160 g(僅相機機身) 作業環境 溫度 −10 °C– 40 °C 濕度 85% 或以下(不結露) 除另有說明外,相關測量均依據日本相機與影像產品協會(CIPA)標準或指引完成。 所有數據都是對電池充滿電的相機所測量的值。 相機上所示的示範影像和本文件中的影像和插圖均僅用於解釋說明。 尼康公司保留可隨時更改文件內載之硬件及軟件的外觀和技術規格的權利,而無須事先通知。對因本 文件可能包含的錯誤而造成的損害,尼康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 83 “C” 韌體 5.
索引 索引 自定修飾選項(0 28) 自定控制(0 37) 自定控制(拍攝)(0 37) 自定控制(重播)(0 38) 自動系列照片重播選項(0 29) 自動捕捉(0 21) 自動影像旋轉(0 30) C C15(0 9) M MF 期間的最大光圈 Lv (0 33) 八畫 延伸拍攝選單庫 (0 31) 物理格式化(0 42) P Picture Control(0 8) 九畫 W 保持選用拍攝功能(0 36) 柔化肌膚(0 12) Wi-Fi AP 模式(0 45) Wi-Fi STA 模式(0 45) 十畫 二畫 格式化記憶卡(0 42) 高速畫面捕捉+ (0 9) 高解像度數碼變焦(0 26) 人像印象平衡(0 14) 五畫 十二畫 以 HEIF 格式上載 (0 53) 半按以取消變焦(MF)(0 34) 減少高頻率閃爍(0 16) 減低高 ISO 雜訊模式(0 11) 短片重播速度(0 27) 韌體版本(0 5) 六畫 自定 i 選單(0 35) 84 索引
影像品質(HSFC)(0 10) 影像品質設定(0 10) 十四畫 對焦點邊框寬度(0 32) 十六畫 濃豔色調人像(0 8) 十五畫 影像品質(0 10) 85 索引
未經尼康公司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複製本文件的內容(評論性文章或 評論中的簡短引用除外)。 SB4C09(16) 6MO062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