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49
WWW.POWERSYSTEMSDESIGNCHINA.COM
功率系统设计 POWER SYSTEM DESIGN CHINA 2014 5/6
上,热负载通过这一外部
板从基板均匀地引导至系
统焊料。对基板均匀施加
的温度循环从 T
c_min
=25
开始,以
Tc=80K 为梯度,逐渐升高至 T
c_max
=105℃。
该装置可冷却至 T
c_min
=25℃。完整循环时间约为 t
cyc
=6
分钟。若电气参数和结与元件外壳之间的热传导性能保
持在试验规范的限值之内,则证明功率元件通过了试
验。芯片和 DCB 焊料层的 SAM 图像如图 9 所示。第一
SAM 图像显示的是循环次数为 N
cyc
=0 次时的初始状
态;每经过 N
cyc
=5000 次循环便读取一次,最后显示的
是循环次数达到 N
cyc
=40000 次的图像。此检查涵盖焊
料层、芯片和 DCB,但重点在于改进型 DCB 焊接层的
分层。
DCB 焊接层的分层从 DCB 边缘开始。但是,在循环
次数为 N
cyc
=25000 次之前,分层并未达到芯片。25000
次循环后,分层才到达芯片的边缘——甚至在 30000
循环之后,芯片下的分层面积仍可忽略不计。分层面积随
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40000 次循环后的结果检查
显示,系统焊料和芯片焊料层的分层面积总和会对结与外
壳之间的热传导性能产生影响。基于试验规范,分层面
积总和达到了元件的 EOL。模块达到其 EOL 时,试验停
止。最终,原型通过了循环次数达到 N
cyc
= 30000 次的被
动热循环试验。此外,研究了 30000 次循环后的结壳热
R
thjc
,目的是确定芯片区域下方分层的影响。结果非常
好,所有值均在规定限值之内。
由于温度均匀地引导至整个基板区域,被动 TC
热机械应力水平高
于主动 TC(主动 TC
PC 试验具有可比
性,但仅限于分钟级
的循环时间下),因
为在主动TC下温度
是局部的在芯片周
围进行升高。标准
工业 EconoDUAL™
3 的主动热循环性能为 T
c_min
= 25 N
cyc
= 12000 次,
Tc=80K,如图 10 所示
[9]
如图所示,带有改进的系统焊接的模块被动 TC 可靠
性具有明显提升。
对于改进的功率模块,作为第一个保守假设,在
N
cyc
=30000 次,
T
case
=80K 时的第一个 TC 循环改进结果用
于线性近似,从而可与图 10 中给出的标准 DCB 焊接在完
整的
T
case
范围内进行对比,以此进行寿命估算和对比。
在实现新焊料接合技术后,英飞凌将发布一个最终
的延长热循环(TC)规范。
寿命估算
运行逆变器的要求为 15 年内 60,000 小时,即约等
于每天运行 11 小时。此运行时间内的车辆行驶距离为
1,000,000 公里
[1]
为获得如图 1 所示的逆变器的实际寿命估算,以下
寿命估算基于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实际应用中采集的的负
8TST 循环次数达到以下值
时的 DCB 原型焊接 SAM 图像:
N
cyc
=1000 N
cyc
= 2000 次。
10:标准 EconoDUAL
TM
3 模块的热循环性能
11:基于逆变器运行条件下的一个循环所计算的温度
9TST 循环次数达到
以下值时的 DCB 原型
焊接 SAM 图像:N
cyc
= 0
次,每隔 N
cyc
= 5000 次,
N
cyc
= 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