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 Precision 5750 服务手册 管制型号: P92F 管制类型: P92F001 May 2020 Rev.
注意、小心和警告 注: “注意”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 小心: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 “警告”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 2020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Dell、EMC 和其他商标均是 Dell Inc.
目录 1 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 5 安全说明.................................................................................................................................................................................5 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 5 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
显示屏部件.......................................................................................................................................................................... 38 卸下显示屏部件............................................................................................................................................................ 38 安装显示屏部件............................................................................................................................................................
1 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 安全说明 遵循以下安全原则可防止您的计算机受到潜在损坏并确保您的人身安全。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说明文件中所述的每个步骤假定您 已经阅读计算机附带的安全信息。 注: 在拆装计算机之前,请阅读计算机附带的安全信息。有关其他最佳安全操作信息,请参阅 www.dell.com/ regulatory_compliance 上的 Regulatory Compliance(管制标准)主页。 注: 打开主机盖或面板前,请切断计算机的所有电源。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装回所有护盖、面板和螺钉,然后再连接计算 机电源。 小心: 确保工作台表面平整、干燥和整洁,以防止损坏计算机。 小心: 持拿组件和插卡时,请持拿其边缘,切勿触碰插针和接点,以避免损坏。 小心: 您只能在 Dell 技术帮助团队的授权和指导下执行故障排除和维修。由于进行未被戴尔授权的维修所造成的损坏不在保修之 内。请参阅产品随附的安全说明或访问网站 www.dell.
静电放电 — ESD 保护 处理电子组件,特别是敏感组件,如扩展卡、处理器、内存 DIMM 和系统主板时,ESD 是主要问题。即使轻微的放电也可能对电路 造成的损害,可能不明显,例如间歇性问题或产品寿命缩短。随着行业发展迫切要求降低功耗需求和提高密度,ESD 保护越来越重 要。 由于最近的戴尔产品中的半导体使用密度增大,现在,对静电损坏的敏感度比以前的戴尔产品中更高。因此,以前经过批准的一些 处理部件的方法不再适用。 两种已识别的 ESD 损坏类型为严重和间歇性故障。 • • 严重 – 严重故障在 ESD 相关故障中约占 20%。该损坏可导致立即且完全失去设备功能。严重故障的示例如内存 DIMM 受到静电 电击,立即产生“无法开机自检/无视频”症状,并发出报警音提示内存缺失或内存无效。 间歇性 – 间歇性故障约占 ESD 相关故障的 80%。高频率的间歇性故障意味着在发生损坏的大多数时间里,故障无法立即被识 别。DIMM 受到静电电击,但线路只是弱化,而没有立即出现与损坏相关的明显症状。弱化线路问题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才能消 失,在此期间可能导致内存完整性降级、间歇性内存错误等。 更难识别和诊断的损坏类型为
运输敏感组件 运输 ESD 敏感组件(例如备用部件或要返回给 Dell 的部件)时,务必将这些部件放在防静电袋中以进行安全运输。 抬起设备 抬起较重设备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小心: 请勿提起 50 磅以上的重量。主动获取额外资源或使用机械升降装置。 1. 2. 3. 4. 5. 6. 稳固平衡地站立。双脚分开以保持稳定,脚尖伸出。 收紧腹部肌肉。腹部肌肉可在您抬举时支撑脊柱,抵消负载的力量。 用腿部而不是背部抬起。 保持贴近负载。负载越接近您的脊柱,您的背部受力越小。 无论是提起还是放下负载,均保持背部直立。请勿将身体的重量转加到负载。避免扭曲身体和背部。 放下负载时按照相同的方法反序操作。 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 关于此任务 小心: 计算机内部遗留或松动的螺钉可能会严重损坏计算机。 步骤 1. 2. 3. 4. 5.
2 技术和组件 本章详细介绍系统中提供的技术和组件。 USB 功能 通用串行总线 (USB) 于 1996 年推出。它大幅简化了主机计算机和外围设备(例如,鼠标、键盘、外部驱动程序和打印机)之间的连 接。 表. 1: USB 的演变 类型 数据传输速率 类别 推出年份 USB 2.0 480 Mbps 高速 2000 USB 3.0/USB 3.1 第 1 代端口 5 Gbps 超高速 2010 USB 3.1 Gen 2 10 Gbps 超高速 2013 USB 3.0/USB 3.1 Gen 1(超高速 USB) 多年来,USB 2.0 一直稳定地作为 PC 界的实际接口标准,相关设备已售出 60 亿台,而且在空前快速的计算硬件和空前巨大的带宽 需求下,其需要更大的速度提升。USB 3.0/USB 3.1 Gen 1 凭借理论上比其前代产品快 10 倍的速度,最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简而 言之,USB 3.
当今高清视频内容、TB 级存储设备、高百万像素级数码相机等领域的数据传输需求不断增长,USB 2.0 无法实现足够快的速度。此 外,没有 USB 2.0 连接可以达到接近 480 Mbps 的理论最大吞吐量,而数据传输速度约为 320 Mbps (40 MB/s) - 这是实际的最大 值。同样,USB 3.0/USB 3.1 Gen 1 连接也绝不会实现 4.8 Gbps 的速率。我们很可能在现实世界的开销方面看到高达 400 MB/s 的速 率。USB 3.0/USB 3.1 Gen 1 的这一速率比 USB 2.0 提高了 10 倍。 应用程序 USB 3.0/USB 3.1 Gen 1 提高了速度,使设备能够提供更好的整体体验。以前,几乎无法支持 USB 视频(从最大分辨率、延迟和视频 压缩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不难想象到,将带宽增加 5-10 倍后,USB 视频解决方案的性能会显著提升。单链路 DVI 需要将近 2 Gbps 吞吐量。当限制为 480 Mbps 时,5 Gbps 更具前景。通过承诺的 4.
USB 供电 USB PD 规格还与 USB Type-C 密切相关。当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通常使用 USB 连接进行充电。USB 2.0 连接可 以提供最高 2.5 W 电源 — 这仅仅可以为您的手机充电。例如,笔记本电脑可能需要最高 60 W。USB 供电规格将此电源交付能力提 升到最高 100 W。它是双向的,设备可以发送或接收电力。并且此电力在设备跨连接传输数据的同时进行传输。 这预示着可以抛却一切专属笔记本电脑充电缆线,只通过标准 USB 连接即可为任何设备充电。从今天开始,您可以使用为智能手机 和其他便携式设备充电的便携式电池包为您的笔记本电脑充电。您可以将笔记本电脑插入连接到电源缆线的外部显示屏,该外部显 示屏将为您的笔记本电脑充电 — 只需通过一个小型 USB Type-C 接口。要使用此方法,设备和缆线必须支持 USB 供电。仅仅具有 USB Type-C 接口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执行这些操作。 USB Type-C 和 USB 3.1 USB 3.1 是新的 USB 标准。USB 3 的理论带宽是 5 Gbps,而 USB 3.
注: 数据传输速度可能会因不同设备而异。 Thunderbolt 图标 图 2: Thunderbolt 图解变化 HDMI 1.4a 本主题介绍 HDMI 1.4a 及其功能和优势。 高保真多媒体接口 (HDMI) 是一种业界支持的无压缩全数字化音频/视频接口。HDMI 在任何兼容的数字化音频/视频源(如 DVD 播放 器或 A/V 接收器)与兼容的数字化音频和/或视频显示器(如数字 TV (DTV))之间提供接口。主要优势在于减少线缆数量和内容保 护规定。HDMI 在单个线缆上支持标准、增强型或高清视频以及多信道数字音频。 HDMI 1.
带指纹读取器的电源按钮无 LED,因此将利用系统中可用的 LED 以提示系统状态 • 电源适配器 LED: • ○ 从电源插座接通电源时,电源适配器连接器上的 LED 呈白色亮起。 电池指示灯 LED: ○ 如果计算机已连接至电源插座,则电池指示灯将呈现以下几种状态: 1. 白色常亮 — 电池正在充电。充电完成时,LED 将熄灭。 ○ 如果计算机在电池模式下运行,则电池指示灯的运行方式如下所示: • 1. 熄灭 — 电池充电充分(或计算机关闭)。 2. 呈琥珀色稳定亮起 — 电池电量极低。电池电量低至大约 30 分钟或更少时间的剩余电池续航时间。 摄像头 LED • ○ 摄像头开启时白色 LED 激活。 麦克风静音 LED: • ○ 激活(静音)时,F4 按键上的麦克风静音 LED 应呈白色亮起。 RJ45 LED: ○ 表.
3 拆卸和重新组装 基座护盖 卸下基座护盖 前提条件 1.
步骤 1. 拧下将基座护盖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八颗螺钉 (M2.5x4)。 2.
注: 以下步骤仅适用于您想从计算机进一步移除任何其他组件的情况。 注: 断开电池线缆的连接或卸下电池,将重置计算机上的 BIOS 设置。 3.
步骤 1. 将电池线缆连接至系统板(如果适用)。 2. 将基座护盖上的螺孔与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螺孔对齐,然后将基座护盖卡入到位。 3. 拧上将基座护盖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八颗螺钉 (M2.5x4)。 后续步骤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电池 卸下电池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步骤 1. 断开电池线缆与系统板的连接(如果之前未断开连接)。 2. 拧下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固定至电池以及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七颗螺钉 (M2x4)。 注: 固定电池顶部的两颗螺钉 (M2x4) 还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固定到系统板。 3.
步骤 1. 将每个固态硬盘散热支架上的螺孔与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相应螺孔对齐。 2. 将电池上的螺孔与固态硬盘散热支架以及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螺孔对齐。 注: 固定电池顶部的两颗螺钉 (M2x4) 还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固定到系统板。确保在电池与系统板之间安装固态硬盘散热支 架。 3. 拧上将电池顶部以及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两颗螺钉 (M2x4)。 4. 拧上将电池底部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五颗螺钉 (M2x4)。 5. 将电池线缆连接至系统板。 后续步骤 1. 安装基座护盖。 2.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内存模块 卸下内存模块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步骤 1. 提起覆盖内存模块的翻盖。 2. 请用指尖小心拨开内存模块插槽两端的固定夹,直至内存模块弹起。 3.
步骤 1. 2. 3. 4. 提起覆盖内存模块插槽的封盖 将内存模块上的槽口与内存模块插槽上的卡舌对齐。 将内存模块以一定角度稳固地滑入内存模块插槽。 向下按压内存模块,直至其卡入到位。 注: 如果未听到咔嗒声,请卸下内存模块并重新安装。 注: 如果存在要安装的另一个内存模块,请重复步骤 1 至步骤 4。 后续步骤 1. 安装基座护盖。 2.
SSD1 插槽中的固态硬盘 从 SSD1 插槽卸下 M.2 2230 固态硬盘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卸下基座护盖。 3. 卸下电池。 关于此任务 注: 此过程仅适用于在 SSD1 插槽中已安装 M.2 2230 固态硬盘的计算机。 注: 根据订购的配置,您的计算机可能在 SSD1 插槽中支持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下图指示在 SSD1 插槽中安装的 M.2 2230 固态硬盘的位置,并提供拆卸过程的可视化表示。 步骤 1. 拧下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和固态硬盘固定至系统板的螺钉 (M2x4)。 2. 将热垫板提离系统。 3. 滑动固态硬盘并将其提离 SSD1 插槽。 从 SSD1 插槽安装 M.2 2230 固态硬盘 前提条件 如果您要更换组件,请卸下现有的组件,然后再执行安装步骤。 关于此任务 注: 此过程仅适用于在 SSD1 插槽中已安装 M.
注: 根据订购的配置,您的计算机可能在 SSD1 插槽中支持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注: 安装固态硬盘固定支架(如果尚未安装)。 下图指示在 SSD1 插槽中安装的 M.2 2230 固态硬盘的位置,并提供安装过程的可视化表示。 步骤 1. 2. 3. 4. 5. 将固态硬盘上的槽口与 SSD1 插槽上的卡舌对齐。 将固态硬盘滑入 SSD1 插槽。 使用导杆,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置于固态硬盘上。 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上的螺孔与系统板上的螺孔对齐。 拧上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和固态硬盘固定至系统板的螺钉 (M2x4)。 后续步骤 1. 安装基座护盖。 2. 安装电池。 3.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从 SSD1 插槽卸下 M.2 2280 固态硬盘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卸下基座护盖。 3. 卸下电池。 关于此任务 注: 此过程仅适用于在 SSD1 插槽中已安装 M.2 2280 固态硬盘的计算机。 注: 根据订购的配置,您的计算机可能在 SSD1 插槽中支持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
步骤 1. 拧下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和固态硬盘固定至系统板的螺钉 (M2x4)。 2. 将热垫板提离系统。 3. 滑动固态硬盘并将其提离 SSD1 插槽。 从 SSD1 插槽安装 M.2 2280 固态硬盘 前提条件 如果您要更换组件,请卸下现有的组件,然后再执行安装步骤。 关于此任务 注: 此过程仅适用于在 SSD1 插槽中已安装 M.2 2280 固态硬盘的计算机。 注: 根据订购的配置,您的计算机可能在 SSD1 插槽中支持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注: 安装固态硬盘固定支架(如果尚未安装)。 下图指示在 SSD1 插槽中安装的 M.
步骤 1. 2. 3. 4. 5. 将固态硬盘上的槽口与 SSD1 插槽上的卡舌对齐。 将固态硬盘滑入 SSD1 插槽。 使用导杆,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置于固态硬盘上。 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上的螺孔与系统板上的螺孔对齐。 拧上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和固态硬盘固定至系统板的螺钉 (M2x4)。 后续步骤 1. 安装基座护盖。 2. 安装电池。 3.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SSD2 插槽中的固态硬盘 从 SSD2 插槽卸下 M.2 2230 固态硬盘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卸下基座护盖。 3. 卸下电池。 关于此任务 注: 此过程仅适用于在 SSD2 插槽中已安装 M.2 2230 固态硬盘的计算机。 注: 根据订购的配置,您的计算机可能在 SSD2 插槽中支持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下图指示在 SSD2 插槽中安装的 M.
步骤 1. 拧下将固态硬盘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螺钉 (M2x4)。 2. 滑动固态硬盘并将其从系统板上的 SSD2 插槽中提起。 从 SSD2 插槽安装 M.2 2230 固态硬盘 前提条件 如果您要更换组件,请卸下现有的组件,然后再执行安装步骤。 关于此任务 注: 此过程仅适用于在 SSD2 插槽中已安装 M.2 2230 固态硬盘的计算机。 注: 根据订购的配置,您的计算机可能在 SSD2 插槽中支持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注: 安装固态硬盘固定支架(如果尚未安装)。 下图指示在 SSD2 插槽中安装的 M.
步骤 1. 2. 3. 4. 将固态硬盘固定支架滑入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插槽中(如果尚未安装)。 将固态硬盘上的槽口与系统板上 SSD2 插槽上的卡舌对齐。 将固态硬盘滑入系统板上的 SSD2 插槽。 拧上将固态硬盘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螺钉 (M2x4)。 后续步骤 1. 安装电池。 2. 安装基座护盖。 3.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从 SSD2 插槽卸下 M.2 2280 固态硬盘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卸下基座护盖。 3. 卸下电池。 关于此任务 注: 此过程仅适用于在 SSD2 插槽中已安装 M.2 2280 固态硬盘的计算机。 下图指示在 SSD2 插槽中安装的 M.
步骤 1. 拧下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和固态硬盘固定至系统板的螺钉 (M2x4)。 2. 将热垫板提离系统。 3. 滑动固态硬盘并将其提离 SSD2 插槽。 从 SSD2 插槽安装 M.2 2280 固态硬盘 前提条件 如果您要更换组件,请卸下现有的组件,然后再执行安装步骤。 关于此任务 注: 此过程仅适用于在 SSD2 插槽中已安装 M.2 2280 固态硬盘的计算机。 注: 安装固态硬盘固定支架(如果尚未安装)。 下图指示在 SSD2 插槽中安装的 M.
步骤 1. 2. 3. 4. 5. 6. 将固态硬盘上的槽口与 SSD2 插槽上的卡舌对齐。 将固态硬盘滑入 SSD2 插槽。 使用导杆,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置于固态硬盘上。 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上的螺孔与系统板上的螺孔对齐。 拧上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和固态硬盘固定至系统板的螺钉 (M2x4)。 粘上将固态硬盘散热支架固定至系统板的胶带。 后续步骤 1. 安装电池。 2. 安装基座护盖。 3.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风扇 卸下风扇 1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步骤 1. 拧下将右侧风扇 (FAN1) 固定至系统板以及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两颗螺钉 (M2x4) 和一颗螺钉 (M1.6x4)。 2. 断开右侧风扇电缆与系统板的连接。 3.
步骤 1. 将右侧风扇(风扇 1)线缆连接到系统板。 2. 将风扇 1 上的螺孔与系统板、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螺孔对齐。 3. 拧上将右侧风扇(风扇 1)固定至系统板以及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两颗螺钉 (M2x4) 和一颗螺钉 (M1.6x4)。 后续步骤 1. 安装基座护盖。 2.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卸下风扇 2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步骤 1. 拧下将左侧风扇(风扇 2)固定至系统板以及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两颗螺钉 (M2x4) 和一颗螺钉 (M1.6x4)。 2. 断开风扇线缆与系统板的连接。 3.
步骤 1. 将左侧风扇(风扇 2)上的螺孔与系统板以及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螺孔对齐。 2. 拧上将左侧风扇(风扇 2)固定至系统板以及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两颗螺钉 (M2x4) 和一颗螺钉 (M1.6x4)。 3. 将左侧风扇(风扇 2)线缆连接到系统板。 后续步骤 1. 安装基座护盖。 2.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散热器 卸下散热器(适用于附带集成显卡的计算机)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小心: 要最大限度地冷却处理器,请勿触摸散热器上的导热区域。皮肤上的油脂会降低导热油脂的导热性能。 注: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散热器可能会变得很热。接触散热器之前,请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其冷却。 2.
步骤 1. 按反向顺序(如散热器上的数字所标明),拧下将散热器固定至系统板的四颗螺钉 (M2x6.5)。 2.
步骤 1. 将散热器上的螺孔与系统板上的螺孔对齐。 2. 按顺序(如散热器上的数字所标明),拧上将散热器固定至系统板的四颗螺钉 (M2x6.5)。 后续步骤 1. 安装基座护盖。 2.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卸下散热器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小心: 要最大限度地冷却处理器,请勿触摸散热器上的导热区域。皮肤上的油脂会降低导热油脂的导热性能。 注: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散热器可能会变得很热。接触散热器之前,请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其冷却。 2. 卸下基座护盖。 3.
步骤 1. 按反向顺序(如散热器上的数字所标明),拧下将散热器固定至系统板的螺钉。 • 带有集成显卡的系统板的散热器:四颗螺钉 (M2.5x6) • 带有独立显卡的系统板的散热器:六颗螺钉 (M2.5x6) 2.
步骤 1. 将散热器上的螺孔与系统板上的螺孔对齐。 2. 按顺序(如散热器上的数字所标明),拧上将散热器固定至系统板的螺钉。 • • 带有集成显卡的系统板的散热器:四颗螺钉 (M2.5x6) 带有独立显卡的系统板的散热器:六颗螺钉 (M2.5x6) 后续步骤 1. 安装电池。 2. 安装基座护盖。 3.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I/O 板 卸下 I/O 板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卸下基座护盖。 3.
步骤 1. 2. 3. 4.
步骤 1. 将 I/O 板上的螺孔与掌托和键盘上的螺孔对齐。 2. 拧上将 I/O 板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三颗螺钉 (M2x4)。 3. 将 I/O 板线缆连接至系统板和 I/O 板上的连接器。 后续步骤 1. 安装电池。 2. 安装基座护盖。 3.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显示屏部件 卸下显示屏部件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2.
拆卸和重新组装 39
步骤 1. 2. 3. 4. 5. 6. 7. 8. 拧下将显示屏线缆支架固定至系统板的两颗螺钉 (M2x4)。 将显示屏部件线缆支架提离系统主板。 推动摄像头连接器和显示屏连接器,使其脱离系统板,以断开其与系统板的连接。 拧下将左侧显示屏转轴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三颗螺钉 (M2.5x5)。 拧下将右侧显示屏转轴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三颗螺钉 (M2.
拆卸和重新组装 41
步骤 1. 2. 3. 4. 5. 6. 7. 将掌托和键盘部件滑动到显示屏转轴下。 将掌托部件上的螺孔与左侧和右侧显示屏转轴上的螺孔对齐。 拧上将左侧显示屏转轴固定至系统板以及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三颗螺钉 (M2.5x5)。 拧上将右侧显示屏转轴固定至系统板以及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三颗螺钉 (M2.5x5)。 将显示屏线缆和摄像头线缆连接至显示屏部件线缆。 将显示屏部件线缆支架上的螺孔与系统板上的螺孔对齐。 拧上将显示屏部件线缆支架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两颗螺钉 (M2x4)。 注: 拧紧两颗螺钉 (M2x4) 时轻轻施加扭矩,避免损坏螺纹。 后续步骤 1. 安装基座护盖。 2.
系统板 卸下系统板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注: 计算机的服务编号存储在系统板中。装回系统板后,必须在 BIOS 设置程序中输入服务编号。 注: 装回系统板会删除使用 BIOS 设置程序对 BIOS 所做的任何更改。在装回系统板后再次进行相应的更改。 注: 断开线缆与系统板的连接之前,请记下连接器的位置,以便在装回系统板之后可以正确进行重新连接。 2. 3. 4. 5. 6. 7. 卸下基座护盖。 卸下电池。 卸下内存模块。 从 SSD1 插槽拧下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从 SSD2 插槽拧下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卸下散热器。 注: 系统板可以在连接散热器的情况下与散热器一起卸下或安装。这样可以简化过程,并避免断开系统板和散热器之间的散 热绑带。 8. 9. 10. 11. 卸下右侧风扇。 卸下左侧风扇。 卸下 I/O 板。 卸下显示屏部件。 关于此任务 下图指示系统板上连接器的位置。 图 3: 系统板连接器 1. 3. 5. 7. 9.
下图指示系统板的位置,并提供拆卸过程的可视化表示。 44 拆卸和重新组装
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安装系统板 前提条件 注: 计算机的服务编号存储在系统板中。装回系统板后,必须在 BIOS 设置程序中输入服务编号。 注: 装回系统板会删除使用 BIOS 设置程序对 BIOS 所做的任何更改。在装回系统板后再次进行相应的更改。 关于此任务 下图指示系统板上连接器的位置。 图 4: 系统板连接器 1. 3. 5. 7. 9. 电源按钮连接器 左侧天线线缆(仅适用于附带活动天线的计算机) 键盘线缆 天线线缆 右侧风扇线缆 下图指示系统板的位置,并提供安装过程的可视化表示。 46 拆卸和重新组装 2. 4. 6. 8. 10.
拆卸和重新组装 47
步骤 1. 2. 3. 4. 将系统板上的螺孔与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螺孔对齐。 拧上将系统板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三颗螺钉 (M2x4)。 将低音扬声器线缆连接至系统板,然后合上闩锁以将低音扬声器线缆固定至系统板。 将天线线缆连接至无线网卡。 下表提供了您计算机支持的无线网卡的天线线缆颜色方案。 表. 3: 天线线缆颜色方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后续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安装显示屏部件。 安装 I/O 板。 安装右侧风扇。 安装左侧风扇。 安装散热器。 将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安装到 SSD2 插槽中。 将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安装到 SSD1 插槽中。 安装内存模块。 安装电池。 安装基座护盖。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天线 卸下天线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注: 计算机的服务编号存储在系统板中。装回系统板后,必须在 BIOS 设置程序中输入服务编号。 注: 装回系统板会删除使用 BIOS 设置程序对 BIOS 所做的任何更改。在装回系统板后再次进行相应的更改。 注: 断开线缆与系统板的连接之前,请记下连接器的位置,以便在装回系统板之后可以正确进行重新连接。 2. 3. 4. 5. 6. 7. 卸下基座护盖。 卸下电池。 卸下内存模块。 从 SSD1 插槽拧下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从 SSD2 插槽拧下 M.
步骤 1. 2. 3. 4. 5. 6.
步骤 1. 2. 3. 4. 5. 6. 7. 将天线放入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插槽中。 穿过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布线导轨布置天线线缆。 粘上将天线线缆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胶带。 将右侧天线上的螺孔与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螺孔对齐。 拧上将右侧天线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四颗螺钉 (M2x2)。 将左侧天线上的螺孔与掌托和键盘部件上的螺孔对齐。 拧上将左侧天线固定至掌托和键盘部件的四颗螺钉 (M2x2)。 后续步骤 1. 2. 3. 4. 5. 6. 安装系统板。 安装显示屏部件。 安装 I/O 板。 安装风扇 2。 安装风扇 1。 安装散热器。 注: 系统板可以在连接散热器的情况下与散热器一起卸下或安装。这样可以简化过程,并避免断开系统板和散热器之间的散 热绑带。 7. 从 SSD2 插槽安装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
8. 9. 10. 11. 12. 从 SSD1 插槽安装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安装内存模块。 安装电池。 安装基座护盖。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后”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掌垫和键盘部件 卸下掌托和键盘部件 前提条件 1. 按照“拆装计算机内部组件之前”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注: 计算机的服务编号存储在系统板中。装回系统板后,必须在 BIOS 设置程序中输入服务编号。 注: 装回系统板会删除使用 BIOS 设置程序对 BIOS 所做的任何更改。在装回系统板后再次进行相应的更改。 注: 断开线缆与系统板的连接之前,请记下连接器的位置,以便在装回系统板之后可以正确进行重新连接。 2. 3. 4. 5. 6. 7. 卸下基座护盖。 卸下电池。 卸下内存模块。 从 SSD1 插槽拧下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从 SSD2 插槽拧下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卸下散热器。 注: 系统板可以在连接散热器的情况下与散热器一起卸下或安装。这样可以简化过程,并避免断开系统板和散热器之间的散 热绑带。 8. 9.
执行前提条件中的步骤后,还剩下掌托和键盘部件。 安装掌托和键盘部件 前提条件 关于此任务 下图指示掌托和键盘部件,并提供安装过程的可视化表示。 拆卸和重新组装 53
步骤 将掌托和键盘部件放在平坦的表面上。 后续步骤 1. 2. 3. 4. 5. 6. 7. 安装天线。 安装系统板。 安装显示屏部件。 安装 I/O 板。 安装风扇 2。 安装风扇 1。 安装散热器。 注: 系统板可以在连接散热器的情况下与散热器一起卸下或安装。这样可以简化过程,并避免断开系统板和散热器之间的散 热绑带。 8. 9. 10. 11. 12. 13. 从 SSD2 插槽安装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2 2280 固态硬盘。 从 SSD1 插槽安装 M.2 2230 固态硬盘或 M.
4 故障排除 SupportAssist 诊断程序 关于此任务 SupportAssist 诊断程序(之前称为 ePSA 诊断程序)可对硬件执行全面检查。SupportAssist 诊断程序嵌入在 BIOS 中并通过它在内部 启动。SupportAssist 诊断程序为特定设备或设备组提供一组选项。它使您可以: • • • • • • 自动运行测试或在交互模式下运行。 重复测试 显示或保存测试结果 运行全面测试以引入附加测试选项,并提供有关测试失败设备的额外信息 查看指示测试是否成功完成的状态消息 查看指示测试期间是否遇到问题的错误消息 注: 某些测试旨在用于特定设备且需要用户交互。确保在执行诊断测试时您在计算机前。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 SupportAssist 预引导系统性能检查。 系统诊断指示灯 电池状态指示灯 指示电源和电池充电状态。 白色常亮 – 电源适配器已连接且电池电量超过 5%。 琥珀色 – 计算机以电池作为电源运行且电池电量不足 5%。 熄灭 • • • 电源适配器已连接,电池已充满电。 计算机使用电池运行且电池电量高于 5%。 计算机处于睡眠状态、休眠状态或关闭。 电源和电池状
表. 4: LED 代码(续) 诊断指示灯代码 问题说明 2,5 安装无效内存 2,6 系统主板或芯片组错误 2,7 显示屏故障 - SBIOS 消息 2,8 显示屏故障 - 电源导轨故障的 EC 检测 3,1 币形电池故障 3,2 PCI、显卡/芯片故障 3,4 已找到恢复映像但无效 3,5 电源导轨故障 3,6 系统 BIOS 刷新未完成 3,7 管理引擎 (ME) 错误 4,1 内存 DIMM:电源导轨故障 4,2 处理器电源线缆:连接故障 摄像头状态指示灯:指示摄像头是否正在使用中。 • • 白色常亮 — 摄像头正在使用中。 熄灭 — 摄像头未在使用中。 大写锁定状态指示灯:指示大写锁定是否启用。 • • 白色常亮 — 大写锁定已启用。 熄灭 — 大写锁定已禁用。 系统主板内置自检 (M-BIST) 关于此任务 M-BIST 是内置自检诊断工具,可提高系统板中嵌入式控制器 (EC) 故障的诊断准确度。必须在 POST 之前手动启动 M-BIST,也可以 在失效的系统上运行。 要调用系统板内置自检 (M-BIST),请执行以下步骤: 1.
刷新 BIOS 关于此任务 提供 BIOS 更新时或装回系统板后您可能需要刷新(更新) BIOS。 执行以下步骤来刷新 BIOS: 警告: 在更新 BIOS 之前应禁用 BitLocker,否则在更新后将需要 BitLocker 恢复密钥。 步骤 1. 打开计算机电源。 2. 转至 www.dell.com/support。 3. 单击产品支持,输入您计算机的服务编号,然后单击提交。 注: 如果您没有服务编号,请使用自动检测功能,或手动浏览找到您的计算机型号。 4. 5. 6. 7. 8. 9. 单击驱动程序和下载 > 自己查找。 选择您计算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 向下滚动页面并展开 BIOS。 单击下载,以为您的计算机下载最新版本的 BIOS。 下载完成后,浏览至您保存 BIOS 更新文件的文件夹。 双击 BIOS 更新文件的图标,并按照屏幕上显示的说明进行操作。 后续步骤 有关从 F12 一次性启动菜单刷新 BIOS 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https://www.dell.com/support/article/sln305230。 。 刷新 BIOS(USB 闪存盘) 步骤 1. 2. 3. 4.
步骤 1. 2. 3. 4. 5. 6. 7. 关闭计算机。 关闭调制解调器。 关闭无线路由器。 等待 30 秒钟。 打开无线路由器。 打开调制解调器。 打开计算机电源。 弱电释放 关于此任务 弱电是计算机上的残余静电,即便关闭计算机电源并且断开电池与系统主板的连接也会存在。以下步骤提供关于弱电释放的说明: 步骤 1. 关闭计算机。 2. 卸下基座护盖。 注: 必须断开电池与系统板的连接(请参阅卸下基座护盖中的第 3 步)。 3. 按住电源按钮 15 秒以耗尽弱电。 4. 安装基座护盖。 5.
5 获取帮助 联系戴尔 前提条件 注: 如果没有可用的互联网连接,可在购货发票、装箱单、帐单或戴尔产品目录上查找联系信息。 关于此任务 戴尔提供了几种在线以及基于电话的支持和服务选项。可用性会因国家和地区以及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某些服务可能在您所在 的国家/地区不可用。有关销售、技术支持或客户服务问题,请联系戴尔: 步骤 1. 2. 3. 4. 请转至 Dell.